邓琳 -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专注于儿童感统训练,洛阳专业感觉统合失调培训机构。


记得给孩子做触觉训练!【很重要!】

2019-5-10 邓琳 评论(0) 浏览(966)

研究表明,剖腹产的孩子由于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够协调等问题。一般剖腹产生的孩子主要会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


统合是发育良好的孩子最基本的大脑生理状态。在婴幼儿期,宝宝的大脑发展特别快,大脑学习信息依赖于身体一感觉器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因为大脑、身体、感官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所以需要统合,这就是感觉统合。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辩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度及情绪的好坏。


触觉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毛病是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固执、挑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不同情绪指向的孩子需要的触觉训练有所不同,如,对于那些由于触觉过于敏感而胆小、容易拒斥爱抚的孩子,家长可以多让他们做弹跳训练(如,跳绳、蹦床),借以让他们适应外界的刺激,降低他们的触觉“域限”,以此达到“脱敏”的目的;对于那些因触觉饥渴而喜欢惹人的孩子,则应多进行挤压式(如用毛巾被紧紧包住他们)、发泄式(如打布袋子)或需要自控力的训练(如拍球),借以满足他们的触觉需求、释放他们的旺盛精力、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这样便可以减少他们外向性的破坏欲。




1.干布摩擦适用对象:焦躁、情绪化、胆小、爱哭、发音不良、偏食、动作慢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学习、小肌肉成长。 


准备材料:干布活动方法: 


1.以强化擦拭幼儿手臂、手背、手掌、大小腿、脚底、颈部。


2.轻轻按摩幼儿嘴唇及附近肌肉、面颊及颈部。


3.一边按摩一边唱歌。


4.当幼儿渐渐不怕接触,可做头部按摩,抓搔腋下和肚子。




2.卷寿司适用对象:触觉防御强、情绪化、挑食、喜欢吸吮手指、偏食的孩子。


   指导目标: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强化关节讯息。


准备材料:薄毛毯活动方法: 


1.用薄毛毯包裹孩子,并在地上轻轻转动,也可轻压孩子的身体,以强化幼儿关节讯息。


2.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让孩子站着、躺着皆可,轻轻摩擦他的身体,也可放音乐或儿歌助兴。




3.化妆舞会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黏人、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解除触觉敏感,让幼儿能更自然地发泄。 


准备材料:梳子、无毒化妆品活动方法: 


1.轻轻帮幼儿梳头发,梳成各式发型。 


2.为孩子化妆,打扮成各式各样有趣的人物。


3.最后让孩子互相拥抱。


4.也可利用毛巾扮成蒙面侠,或将被单披在肩上当成蝙蝠侠。




4.玩泥巴适用对象:胆小、黏人、爱哭、孤僻、怕与人接触、怕拥挤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促进幼儿的探索能力。


准备材料:盒子面粉黑色颜料或墨水活动方法:


1.准备一个盒子,倒进一些面粉,加上墨水颜料,加水和成泥巴状,让幼儿用手揉成各种形状,简单的圆形,方形,香肠,面包皆可。




5.抱呀抱,亲呀亲适用对象:焦躁、黏人、坏脾气、发音不正、偏食、动作慢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消除防御过度的心理障碍。


准备材料:活动方法: 


1.将幼儿抱在身上,老师利用脸颊或额头摩擦幼儿的脸或亲吻脸颊。


2.也可利用头发接触幼儿的脸部,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3.可稍微紧抱幼儿,强化触觉和关节讯息。




小包子跳绳分割线



6.吸尘器游戏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反应迟钝、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感觉分辨能力。


准备材料:吸尘器活动方法:


1.用吸尘器的管子,直接吸幼儿的脸颊手臂手心大腿脚底,让幼儿感觉吸力。


2.可在吸尘器管口加一块薄布,让幼儿用手或脚来感觉吸力




7.碎纸巴士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黏人、爱哭、情绪化、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及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促进感觉分辨能力和触觉功能分化。


准备材料:箱子旧报纸活动方法:


1.在大箱子内放进大量揉过的旧报纸,让幼儿身藏其中,在里面活动。


2.可让幼儿在里面做撕报纸或揉报纸活动。


3.可将纸弄湿或配合一些小玩具,玩戏剧活动。活動越久,觸覺刺激越強化。活动越久,触觉刺激越强化。




8.吹风机活动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及触觉功能分化。


准备材料:吹风机活动方法:


1.以吹风机吹孩子的头发脸颊、颈部、手臂、手臂、手掌大小腿及脚底。


2.可脱掉衣服吹他的背胸部和腹部


3.可调整吹风机的各种温度,来个好玩的三温暖。


4.可利用电风扇或纸扇摇动,感受温度和风速的变化




9.小皮球绕世界适用对象:触觉敏感、紧张、焦躁、情绪化、爱哭、偏食、爱咬人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准备材料:小皮球活动方法:


1.将小皮球从孩子的胸前滚到腹部大腿回到头部,或是从背部滚到屁股。 或让孩子站坐躺着,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孩子不同的感觉。


2.可改用气球抚触,同时配合音乐。


3.可让幼儿坐在球面上弹动,用屁股感觉求的弹力和抗力。




10.脚底按摩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情绪不安、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以各种不同材质刺激敏感的脚底,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功能分化的能力。


准备材料:沙子、碎石子、树叶、毛毯、塑胶垫子活动方法:


1.利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光着脚从上面走过。


2.勿强迫孩子,先示范一次给他看。


3.材料可分开来使用,也可合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4.让孩子站在草地上、沙地、柏油路、水中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11.大弹力球压滚活动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关节讯息不足,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协调能力,也可强化本体感。


准备材料:大弹力球活动方法:


1.让幼儿放松仰躺或俯卧在地上,大人用弹力球轻压他的胸部、腹部、背部和四肢。


2.利用弹力球在幼儿身上滚动。


3.可在幼儿身上加条毛巾,只将弹力球充一半的气,这样更能感觉重力,对孩子的前庭觉得触觉协调具有特殊的效用。

常见的一些触觉失调行为,你的孩子中招了没?

2019-5-9 邓琳 评论(0) 浏览(874)

       触觉失调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各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触觉训练。冬季的时候,衣服穿的越薄进行触觉训练的效果越好。




触觉失调的表现:


       1、缺乏对自我和世界的信任。


       2、散漫。


       3、过度碰触。


       4、发泄。


       5、渴望碰触。


       6、口唇化(吸吮指头、咬指甲等)。


       7、缺少界限。


       8、自我刺激的行为。


       9、强迫性地问问题。


       10、分离困难。


       以上触觉失调的10个表现特征,让老师和父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孩子这些表现,是需要被关注到的,甚至是需要被理解和帮助的。


导致儿童触觉失调的原因:




       1、保胎、孕妇缺乏运动使得孩子很少有甚至没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而失去早期的学习机,会导致触觉防御。




       2、羊水过多的母亲,尽管自己运动较多,但由于孩子在更多的羊水保护之中很难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胎儿会失去诸多必要的触觉学习机会导致触觉防御。




       相反,羊水过少的母亲哪怕是轻微的运动,胎儿都有可能与胎盘内壁产生接触,胎儿触觉学习的机会过多导致触觉刺激的“饱厌”现象,胎儿不再对类似刺激做出反应,导致胎儿触觉迟钝。



       3、剖腹产胎儿没有经历宫缩的挤压,不能从狭窄而屈曲的产道娩出,这就剥夺了孩子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触觉学习机会而导致儿童触觉防御。




       4、孩子出生后如果不是母乳喂养,也容易导致儿童触觉防御,因为在母亲哺乳孩子时一般都会不停地抚摸轻拍孩子,孩子不断地运动口腔,通过包卷母亲乳头致密组织和乳晕获得大量的口腔触觉刺激,因此母乳喂养也是儿童触觉学习的重要途径。




       5、如果孩子出生后缺乏搂抱、抚摩、轻拍,也会导致触觉防御。人类普遍存在着皮肤被触摸的需要即人们常说的“皮肤饥渴”问题。




       6、有些看护孩子的祖辈由于害怕“意外”,特别强调安全,延长“襁褓期”、过度保护,这不让摸、那不让碰,这里有细菌、那里太脏……从而使孩子错过触觉学习的关键期。




       7、小推车、学步车也是导致儿童触觉防御的原因之一: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舒适些,让孩子躺在婴儿车里面推着走而不用自己走路,但由于推车的轮子直径有限,而轮子越小、克服阻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不得不挑最平整的道路行走,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进行触觉学习的机会;学步车是从家长省力的角度设计的,但减少了亲子间的交流,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剥夺了孩子爬行的时间,对于儿童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8、如果父母抚养孩子比较粗放,如婴幼儿内衣不够柔软、用洗衣粉洗孩子的内衣、穿之前没有搓柔软等,则会导致孩子触觉迟钝。




儿童触觉失调的矫治对策


游戏及家庭训练方法:


 


       1、沙土游戏: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进大盆,让孩子在里面玩耍,要增加沙土与孩子的接触面,沙土可用纸、树叶、豆、米等代替,这种游戏更适合孩子在户外进行,尤其公园沙坑或者海边沙滩,让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2、冷热水刺激: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让孩子感受不同温度的水所带来的刺激,主要用手感受,条件允许可以全身刺激,家长也可以做示范,并且观察孩子的表现。


 


       3、梳头游戏: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势梳头,这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梳子不宜太尖,让孩子自己梳头,可以对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4、抓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照孩子的反应来控制力道,如果连一些常常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要加大此游戏强度。抓痒游戏不是把孩子抓挠舒服了,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刺激,强化这种感觉刺激的学习。


 


       5、麻布刷身游戏:用麻布用中等力道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手心、足部,可以边唱歌或者讲故事,保持轻松的氛围,以免孩子过度紧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妈妈化妆用的软刷子代替。


 


       6、大毛巾卷游戏: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再轻轻滚动或者下压,也可以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强化各个部位的触觉感受。


 


       7、垫上游戏:让孩子在垫子上双手抱头,向左右两个方向翻滚,对运动企划,对触觉,身体平衡与协调都有帮助。




       8、大笼球游戏:用带突起的大笼球在孩子身上进行滚动、摩擦、轻压,主要刺激孩子的后背、脚心、手心、腋下、脖子,四肢与前胸可以让孩子自己完成。


什么是本体感?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根本原因!

2019-5-8 邓琳 评论(0) 浏览(827)

到3岁之间,感觉性学习不够的话,本体感的发展也一定不好。现代的婴幼儿太重视视和听教育,死背强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硬塞一大堆知识,却缺乏身体操作感觉教育,使现代的幼儿普遍本体感都不好。感觉教育就是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的教育。特别是触觉和平衡感,因为现代生活环境中相当缺乏,使得许多婴幼儿,这两项最重要的学习发展不佳。感觉讯息不但是被动的感受,更重要是主动去探索。所以,本体感要好,婴幼儿阶段的时候,就应强化他们探索的驱动力。

本体感是一种后天性的综合自律神经组织。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天,一只青蛙碰到一只蜈蚣。青蛙就对蜈蚣讲说:“真奇怪,我只有四条腿,在跳动的时候经常会顾虑:哪一条腿要用力,哪一条腿不要用力,怎样保持我身体的均衡。但是,你居然有一百只脚。请问你是怎么操作你的一百只脚同时来走路的呢?”蜈蚣一听,这的确是一个大学问,我从来没有想过。就跟青蛙讲说:“让我想几分钟,我再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几分钟以后,蜈蚣就跟青蛙讲:“希望你下次遇到新的蜈蚣,绝对不要问他这个问题。你没问的时候,我走的很好,被你这么一问,我这么一想,我的脚就动不了了。我就不能走路了。”这就是所谓的本体感,本体感是不能用想的,越想就会越糟糕。本体感可以帮助一个人,很自然的操作他的身体,并且跟环境产生正确的灵活的应对。这样子一个人才会产生他所谓的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他的人格才能健全的发展,所以平衡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知识只是工具,人类是身体、神经、大脑组成的学习有机体。除了要能够接受知识之外,更要能理解知识、重建知识、使用知识、传播知识,这才是人类的智慧。本体感便是最综合性、最基本的智慧能力。换句话说,所谓智慧,便是神经组织的运作能。神经组织包括大脑、中枢神经、分支神经、末梢神经,及身体的各部分感官、神经组织的运作。是属于神经物理学的,是一种生物的物理现象。所以,只有靠着不断的练习,产生惯性的模式,不用思考,甚至不用意识,也能熟练的操作,这便是身体的智慧。身体的智慧是由大脑中的体觉区和运动区来操控的,所以,本体感越好的,大脑中的思考智慧通常也会越好。



人类学习最奥秘的,就是人类的大脑。人类大脑有120亿到140亿的脑细胞。所以,人类大脑发展是比较慢的。虽然他很精密,但他并不是那么成熟,因为人类有身体已经有一百万年了,有大脑并不超过一万年,中间将近差了一百倍。



也代表我们大脑虽然复杂,虽然精密,但成熟度是不够的,所以经常讲说不要过度用大脑,大脑是一种自动自律的组织。如果你过度用大脑的话,反而会造成你学习上的障碍。比如说,我们在讲语言说话一样,它只是一个概念。



重要的不是在讲什么话,重要的是用话表达后面真正生活的意义。孩子整个神经组织生理情形,真正去了解才是重要的。语言只是工具,但语言是大脑的一个营养,所以大脑过分相信语言,也会造成人类身体运作上的一些困难。




本体感是超越意识层次的,本体感的智慧是意识感觉不到的,是一种潜意识的能力。本体感的训练,就是在这种追,跑,赶,跳,碰中成熟的。游戏的设计,越综合性的越好。最好能让孩子主动去尝试,不要只是听大人的指令或模仿,自己找到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创造性越高的,本体感便越好。我们常听孩子经常会说,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教自己的。这便是本体感的作用。游戏的设计越多元,越能提供孩子自己去发挥创造的空间。那才是最好的学习。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跟宇宙大能接触的动物。因为人类是站得起来,并且他有右脑。所有生理的感觉讯息,透过中枢神经组织,能够将这个讯息运送到我们大脑,就是靠我们所谓的能量。能量是细胞的一种磁场。



人类有120亿到140亿个脑细胞,身体上还有很多的一般细胞,这些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磁波。而这些磁波可以透过整个的运作由下往上延伸,而这个能量的集中点,就是在我们所谓丹田,肚脐底下三公分半的位置,也是我们所谓的性能量。人类的性能量跟一般动物完全不同。有的动物一生只能交配一次,所以它的性能量是为了传宗接代,即使可以交配好几次的动物,也都有它的季节次,但是人类性能量是不同的,它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可以产生性能量。



也就是说,人类的性能量不只为了传宗接代,一定还有它其它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将所有身体的感受学习。透过神经组织运送到大脑,让我们的大脑能够产生所谓的学习能力,而这个学习最重要的价值是在右脑,右脑负责人类的创造能力,负责人类的观察能力。跟对环境的热情,观察也是一种没有偏见,没有过去经验影响的,完全针对事实的观察。我们不可以观察昨天,也不能观察明天,我们只能正确的观察今天,而那样对环境有真正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产生对于环境,对于动物、植物,甚至于人、事真正的热情。



这种热情是来自于一种关切心,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爱心。因为透过这样的一个性能量的提升,透过神经组织的运作,人类才能知道,领会这个世界的美,以及对所有东西的爱。也就是这样,所以中枢神经组织更完整的孩子,他将会在人格发展上更为健全,并且他的右脑会更为发达,也就更有创造能力跟爱心,所以透过感觉统合的活动,我们可以将孩子的这个中枢神经组织,完全健全的发展。让他的左脑、右脑,能更均衡的健全发展。这样孩子的学习能力,当然会有非常好的基础。



治疗孩子,其实最重要的是亲子沟通。我们经常会这样做:孩子有任何的行为时,我们马上跟他说:“不要哭,不要生气,不要跳,不要叫”这个不要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亲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接受孩子的行为,“我知道你很伤心,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知道你很委屈,我知道你很快乐”先接受孩子所有的行为,然后也正确的表达我们的行为。



千万不要讲说你真笨,而应该讲妈妈不同意,老师不同意。不是因为你坏,而是老师对这件事情很生气,妈妈对这件事很生气。不是你说谎,而是我不相信你现在所讲的行为。我们要很负责的讲出是我,我的感觉是什么,接受对方的感觉,也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感觉,这就是最重要的正确沟通。







正确沟通,孩子在不被批评之下,他的能量才能集中,他的左右脑才能健全发展。什么叫做能量呢?很多人把能量挂在嘴巴讲讲,其实能量就是我们细胞的磁场,我们的细胞到最后是个量子。量子是个电波,所以我们的细胞,包括脑细胞,都是一个磁场体,这个磁场体也就是运作我们神经组织里面的讯息。这种磁场体如果越强的话,我们神经组织在运送信息的时候,就会越流利越有效,所以会造成更好的感觉统合。如果能量有不良的话,就会造成神经组织运作上面的一种障碍,能量是在不被冲突之下,他才能完全集中。



所以孩子必需要被谅解。必需要完全依照他来做他自己的样子来成长,孩子才能把能量彻底的发挥,他整个身体连作的效果。耶稣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她说:“原野上的小百合花比所有门王被收藏的宝藏更弥足珍贵。为什么?因为原野上的小百合花,不跟人家比较,不想做玫瑰花,也不想做榕树,它只想做它自己,绽放它自己的芬芳跟自己的颜色。所以小百合花很认真的做它自己。每一个小孩子,我们就要让他跟小百合花一样,很认真的做他自己。这就是人类最弥足珍贵的能量能力。所以谈感觉统合,我们一定要了解人类这些能量体,能量体如果能有效的运用,人类才能有效发展他的学习能力。而在能量体最怕的就是冲突,如果我们一直给他压力,一直给他批评,孩子的能量就没办法集中,就会造成他学习上的障碍,治疗效果也都会不好。

鼓励专注,而非打断

2019-5-3 邓琳 评论(0) 浏览(821)


教导孩子提高注意力,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人类注意力的发展是从婴幼儿时期的低水平逐渐发展到更高的注意力水平的过程,依赖于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项练习。由于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面对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差异,家长有意识地教导孩子提高注意力,可以帮助小孩更好地应对生活、学习上的任务。


 


事例


萨拉作业很多或很困难的时候,杰姬就待在附近。她希望能够在萨拉独立完成功课后马上奖励她。她不想像从前那样,只在萨拉遇到困难停下来跑去寻求帮助的时候给她鼓励。


当杰姬洗水果或去倒垃圾的时候,她不发一言,同时注意着她的女儿。当她看到萨拉完成一页作业,或换另外一门课的作业时,杰姬都会对她说,“好样的,萨拉,你做得真好。”如果萨拉可以专注于她的功课,杰姬在不造成萨拉分心的情况下会对她进行褒奖。


萨拉升入五年级以后,她开始在自己的房间做作业。杰姬担心因为看不到而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对萨拉的耐心进行鼓励。所以她采用其他的方式安静地观察女儿,并及时对她进行鼓励,同时不会打断她的学习。萨拉对于母亲的行为甚是期待,也不会让它打断自己的功课,这让她更努力地投入功课中,她知道这样做妈妈会很高兴,她也看到妈妈在很努力地让她高兴。


萨拉学会了在自己的房间完成她的作业。需要的时候,她会休息一下,这样她可以保持注意力。她不会在每次自己失去注意力的的时候去争取妈妈的注意。她学会了坚持下去,并把问题留到最后。这样做萨拉自己也感觉很满意,尤其是她一直坚持,直到最后可以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时。


 


鼓励是教导


很多人会觉得,在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鼓励孩子是打断孩子,违反常规的,你不想因此而让孩子分心,你知道让他们安静下来有多难,这样做就像是要叫醒一个已经睡着的婴儿,你只是自找麻烦。


 


事实上,如果你在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鼓励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寻烦恼。轮子吱吱作响了,你就会给它上油,孩子也是一样,但这样下去他会更大声,更频繁地对你进行刺激。如果你仅仅在孩子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关注他,他会越来越多地陷入这样的境地以换取你的关注。如果你仅仅在孩子分心的时候停下你手里的工作来到他身边,在漫不经心中,你正在训练他不断地分心。


 


有效率的教师经常采用的办法是抓住孩子们做出正确行为的时机表扬孩子们。如果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教室里安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他们会说:“我看到琼尼已经准备好听讲了”,玛丽现在也准备好了,现在是保罗和琳达......他们知道特意表扬的行为将会在未来越来越多地出现。


 


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专注于他所做的事情?在你接听电话的时候,他是不是会安静地待在你身边听你说话?父母的关注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奖励,特别是在别人也想来抢夺的时候。


 


你可以通过事先模拟练习来帮助孩子改变。让你的孩子告诉你,如果你正在讲电话,或者正在和另外一位成年人交谈时,他自己应该选择怎么样做才对。他可能会说,“保持安静”,“自己找些事情做”或“站在旁边,让你知道我在等你”。然后让他把他的选择做出来给你看,这样他可以实际上对这样的情况做出练习。假装电话铃响了,你把它接起来,让他按照他的选择去做,这样多次重复练习,记住要保持笑容,拥抱她,并告诉他做的很好。这样你就创造了很多机会奖励他保持注意力,而不是在他打断你的时候才鼓励他。下一次当电话真的想起来的时候,不要让他等待太久,这样可以帮助他成功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鼓励不是打断


有些家长容易以帮助孩子的名义,比如问小孩要不要吃什么东西?要不要喝水?坐直一点!不要离书本太近......这些过程就不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鼓励专注,而是在打断孩子集中注意力。过多的问题或者指令,容易给小孩带来新的干扰,反而对小孩的选择注意带来挑战。有些小孩的注意分配能力不足以同时应付多个任务,就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可以相对专心,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是一边听家长说话,一边写作业,就可能会出现抄错抄漏的问题。当然,这里讲的是孩子专心地做自己喜欢做,自己需要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包括孩子专心看电视,玩游戏等。


 


所以鼓励专注的原则,是对孩子的专注进行鼓励,是在适当的时候,比如小孩完成一门功课的时候。不是在小孩分心的时候才去关注他。更不是以鼓励的名义在小孩专注的时候打断他。这对父母来讲可能是有难度的,是从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只要父母坚持做下来,会发现挑战越大,收获越大。

不自信的孩子,未来的路到底有多难走?

2019-5-1 邓琳 评论(0) 浏览(843)



都说“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想要给孩子最好的,而“自信”正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有自信的孩子:积极上进、乐观开朗、无论身处何境总能闪闪发光。

而不自信的孩子:不主动、不合群、默默沦为了衬托背景。


不自信的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1
不敢说自己想要

小时候有个动画片叫做“美少女战士”,那时候总有一群孩子,喜欢在院子里扮美少女玩。

所有的女孩一般都会抢着选粉色、红色的,而有那么一个女孩总是选绿色,与其说是选,其实是装作在选的样子,拿绿色的而已。

即使她长大成人,她也没有买过一件粉色、红色的东西,在她眼中,那是她不配拥有的颜色。



2
在意他人眼光

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唱歌比赛,她唱歌唱得很好,班上就选了她去参加合唱比赛,但是,她却因为第一次上台过于紧张,使他们班变成了最后一名。

从那以后,她就再没唱过歌,更不敢参加唱歌比赛,甚至一听到同学们谈论自己,谈论唱歌比赛,就想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

3
不敢拥有

她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孩子,学习优异,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所有女孩崇拜的白马王子,她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对他抱有一丝好感。

没想到有一天,突然被他叫出来告白,对其他人来说,这是梦想成真的好机会,但她却不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怕他遇到更好的会放弃自己,所以,拒绝了他。

4
害怕被人抛弃

她小时候父母都不管她,经常在爷爷家,爷爷奶奶也不怎么喜欢她,即便后来上了学,上了班,也总是孤身一人,直到遇到他,她才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希望。

为了和他在一起,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生产之后,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前途,她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了回归家庭,变成了每天埋头于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



5
害怕吵架

她一直都是一个胆小内向的人,从小接受打压式教育,属于那种做得好没奖励,做得不好要挨批评的孩子。

如今,是到了这做妈妈的年纪,依然害怕被婆婆批评,被父母批评,每次一和老人家在养孩子上出现分歧,就默默忍受。

每当夜深人静,宝宝哭个不停,爬起来给他喂奶的时候,看着老公睡得特香,她就在想自己为什么最后要妥协,没帮宝宝争取到真正对的喂养方式。


不自信的孩子,未来的路到底有多难走?

有一个人这么回答道:

一直觉得我不重要,从来也不会跟人提要求,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经常怀疑自己。
 
随和,偶尔吃亏也总是默默接受,被人夸和关注,永远受宠若惊,然后就会焦虑,觉得自己根本不配,怕失败,所以,不敢努力,怕努力依旧失败。



虽然,我们的父母做的不够完美,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遗憾,但是,我们能保证同样的遗憾,不再重复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不是吗?


造成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

1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

在孩子的幼年,缺乏独立思考和准确判断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肯定,没有鼓励过孩子。从而影响孩子对自身的评价,导致他缺乏自信。

2
父母和老师的攀比心理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被人批评后,迎来几句和其他孩子的比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边人都这么评价自己,干脆就自暴自弃,承认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3
自信心受挫,没有及时疏导

孩子遇到挫折是对自信心最直接的打击,尤其是孩子很擅长的事失败,没有及时疏导,很容易一股脑儿钻牛角尖,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从此一蹶不振。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1
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

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探寻孩子自信心受挫的原因,努力帮孩子消除不安,给予孩子期望。

在孩子受到打击时,讲一些父母小时候的糗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像你一样失败过,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多加练习,就会像父母一样走出困境。

2
切勿过度在意他人眼光

肯定孩子自己就是自己,即使有一些小缺点,小毛病也没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小缺点,才构成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不需要成为任何人眼中的“完美”模样,自己为了自己努力,朝着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方向前进,即使不完美,也是最好的自己。

3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观察他的喜好,帮助他发现和培养他的某一项特长。



就像邻居家的一个小男孩,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说话,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

但妈妈发现他比较喜欢大运动,便开始花心思培养,他是同龄孩子中第一个学会滑轮滑的孩子,每每穿上轮滑鞋在小区驰聘的那一刻,他就是小区里最靓的仔。

这就是孩子的特别之处,将特别变为特长,可以更加有效的帮他建立自信。

孩子内向还是外向,活泼还是内敛这是性格;但自信还是自卑,坚强还是懦弱,坚持还是轻易放弃,却不能简单的归因于性格。



孩子生来一张白纸,他们人生的很多阶段都是需要人指引的。

发现问题,在能干预的时候参与引导,是做父母的义务。

养孩子从来没有顺其自然,只是你的未雨绸缪,让孩子觉得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这水到渠成的背后,多年以来的性格塑造、关键时刻的指路引导,才是为人父母最难的地方。 

6个小游戏丨做对这些事,更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值得收藏!)

2019-4-26 邓琳 评论(0) 浏览(853)



 



孩子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需要孩子专注的做一些事情的。专注力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专注力:“专注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然而,专注力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研究表明,孩子的专注力时长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孩子年龄越小,专注集中的时间越短。



5~6岁时,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为25~30分钟。



 



当专注力品质不佳时,就会出现孩子明明很聪明,但学习和生活却常常一团糟的情况。



所以,我们特地为家长们总结了适合宝宝们的专注力训练攻略,请收藏!




 


在生活中,家长如何做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下面这些方法会有帮助:


 1.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件事情同时进行,一定会引起混乱。尤其是指孩子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同时被其它事情打扰,这样就会损害专注力的有效集中。



 



 2.引导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引导他们做好时间管理,一是能明确任务,二是能增加时间观念。为目标加个“紧箍咒”之后,便能增加完成任务时的“专注力”。



 3.不要轻易打断孩子



当孩子对某件感兴趣的事情全神贯注时,不要去轻易打断。



例如,孩子在专心玩积木或者研究玩具时,虽然耽误了全家出门的采购计划,但是也可以耐心的等待几分钟,鼓励孩子持续思考。



正如蒙特梭利名言所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4.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其它事情来说,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这也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5.重视游戏陪伴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专注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会增强。



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这样不仅能强化亲子关系,还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重点推荐玩拼图、棋类游戏,因为孩子对这类游戏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玩起来,二三十分钟都不停止。





 


在前文中,重视游戏陪伴的原理咱们都已讲过啦!那么重点是介绍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训练和培养孩子专注力。



 1. 视力追随



用物品在孩子面前上下左右移动,让孩子的眼球跟上。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运动轨迹可以越来越复杂。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同时也是训练眼球灵活度的小游戏。



 2. 绘画



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用画笔来画画,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手眼需要协调,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到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需要去画一个完整的圆时,他是需要很好的去观察并且控制自己的。



 3.复述数字



大人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



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135”,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1354”,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13545”,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



坚持每一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相信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增强记忆力,也能增加专注集中时间。



 



 4. 点连线



点连线的小游戏,就是把一些点连起来。



开始,我们的点可以比较大,两个大的点相连,然后逐渐的点变得越来越小,让孩子更好地去专注到一个个点,当孩子去观察并且连接点的时候,就是专注的时候。



 5. 舒特尔方格



游戏准备:方形卡片或白纸,笔


游戏方法:


①在一张方形卡片或白纸上画1cm x 1cm的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阿拉伯数字1~25。


②玩游戏时,要求孩子用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


 



 6. 迷宫类游戏



当孩子熟悉了绘画以及点连线以后,可以找一些迷宫类书籍,让孩子来玩儿,玩儿迷宫的过程,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专注。



 



 



专注力的训练,是为了让孩子感知到,专注于一件事是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与愉悦感的。



懂得专注于此时此刻的孩子,能够获得滴水穿石一般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在未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让TA受益终身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与芳邻路交叉口亚威金港商务1022

         洛阳市涧西区锦茂大厦809

联系电话/微信:18738412791              13183067871

童翼感统网:http://www.gantong.cc


6个小游戏丨做对这些事,更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值得收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


 



孩子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需要孩子专注的做一些事情的。专注力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专注力:“专注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然而,专注力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研究表明,孩子的专注力时长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孩子年龄越小,专注集中的时间越短。



5~6岁时,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为25~30分钟。



 



当专注力品质不佳时,就会出现孩子明明很聪明,但学习和生活却常常一团糟的情况。



所以,我们特地为家长们总结了适合宝宝们的专注力训练攻略,请收藏!




 


在生活中,家长如何做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下面这些方法会有帮助:


 1.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件事情同时进行,一定会引起混乱。尤其是指孩子在完成某一项任务的时候,同时被其它事情打扰,这样就会损害专注力的有效集中。



 



 2.引导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引导他们做好时间管理,一是能明确任务,二是能增加时间观念。为目标加个“紧箍咒”之后,便能增加完成任务时的“专注力”。



 3.不要轻易打断孩子



当孩子对某件感兴趣的事情全神贯注时,不要去轻易打断。



例如,孩子在专心玩积木或者研究玩具时,虽然耽误了全家出门的采购计划,但是也可以耐心的等待几分钟,鼓励孩子持续思考。



正如蒙特梭利名言所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4.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其它事情来说,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这也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5.重视游戏陪伴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专注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会增强。



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这样不仅能强化亲子关系,还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重点推荐玩拼图、棋类游戏,因为孩子对这类游戏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玩起来,二三十分钟都不停止。





 


在前文中,重视游戏陪伴的原理咱们都已讲过啦!那么重点是介绍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训练和培养孩子专注力。



 1. 视力追随



用物品在孩子面前上下左右移动,让孩子的眼球跟上。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运动轨迹可以越来越复杂。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同时也是训练眼球灵活度的小游戏。



 2. 绘画



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用画笔来画画,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手眼需要协调,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到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需要去画一个完整的圆时,他是需要很好的去观察并且控制自己的。



 3.复述数字



大人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



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135”,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1354”,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13545”,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



坚持每一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相信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增强记忆力,也能增加专注集中时间。



 



 4. 点连线



点连线的小游戏,就是把一些点连起来。



开始,我们的点可以比较大,两个大的点相连,然后逐渐的点变得越来越小,让孩子更好地去专注到一个个点,当孩子去观察并且连接点的时候,就是专注的时候。



 5. 舒特尔方格



游戏准备:方形卡片或白纸,笔


游戏方法:


①在一张方形卡片或白纸上画1cm x 1cm的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阿拉伯数字1~25。


②玩游戏时,要求孩子用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


 



 6. 迷宫类游戏



当孩子熟悉了绘画以及点连线以后,可以找一些迷宫类书籍,让孩子来玩儿,玩儿迷宫的过程,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专注。



 



 



专注力的训练,是为了让孩子感知到,专注于一件事是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与愉悦感的。



懂得专注于此时此刻的孩子,能够获得滴水穿石一般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在未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让TA受益终身



通过感统训练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感统干货)

2019-4-25 邓琳 评论(0) 浏览(986)

提到感统失调,我想有的家长是比较了解的!三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对这个概念的了解是会少一些,大多数了解感统的父母都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以后。
但是感统的发展实际上是源于孕期的,并不说到了小学以后才会出现。感统的发展在孕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孩子感觉的发展的好坏,所以孕期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感统:感觉实际上有七大感觉!我们感统主要针对的是五大感觉。
前庭觉 本体觉 触觉 视觉 听觉 ,其中前庭,本体和触觉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视觉,那是盲人;如果没有听觉,他是聋哑人,那如果这个人他没有前庭觉或者是没有触觉,没有本体觉,这个人实际上就不存在了。
例如听觉:有的人听过一遍,他就能记住了,那有的人他一定要看到,他才会记住。这个实际上是学习的类型不同,听觉又分为听觉的记忆功能和理解功能。很多五六岁的孩子听一句话,他们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且不同的孩子对同样的话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实际上就是孩子在感受发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孩子未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感觉发展就像孩子的一个大厦地基一样,像语言功能,心理情绪,认知功能,这些都是在感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如果在孕期没有给胎儿一定的感觉刺激,那他可能出生以后就是会出现多动的现象。这个是先天的部分,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有这样的结论:孕期的胎位不正,实际上就是反映出这个孩子对地心引力的感觉是不足的。
孩子的地心引力感觉不足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会注意力不集中。大家都非常关注注意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感觉发展不好,一定会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的孩子都是上小学了以后,老师会跟家长反应说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或者是好动,有小动作。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在上学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

如何衡量孩子的专注力?

今天就给大家一个小方法粗略地计算公式,帮助您衡量孩子的注意力好还是不好。
这个计算公式就是:孩子的专注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等于他的年龄乘以三到五。
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专注做某事的时间,单位分钟)=孩子的年龄*(3~5)
年龄乘以三到五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如果这个孩子是五岁,那就是五乘以三到五,就是等于十五到二十五分钟。也就是说一个五岁的孩子,他应该能够主动注意时间是在十五分钟左右。如果是低于这个数值那他的注意力有可能就是偏短暂。


什么是注意力?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对玩积木,看电视或者是打游戏(他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很久。那这个算不算注意力集中呢?
注意力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我们能够自觉的有意识的注意。例如:我们上课听课,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指主动注意时间短。
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比如,我们看电视,它吸引你。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无意注意,随着成长逐渐增加有意注意的时间。



什么是感觉统合?


看看下面这些现象: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光脚在地上走,给他穿袜子他一定要脱掉;有的孩子衣领上的标签必须要把它剪掉 ,他会觉得扎。这都是他的触觉,有的是比较敏感,有的是比较迟钝。
关于听觉也是一样的,有些孩子听到一个微小的声音会被马上吸引过去,所以这样的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属于听觉比较敏感的;那有些孩子的听觉就不是这么敏感,你大声叫他,他也可能不太容易听见。这个就是涉及到感觉的另一个概念——感觉是有差异性的。
所以我们说一定要把孩子的感觉调整到一个恰当的程度,这样的话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会产生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过程。


有些孩子大概在三四岁,有的也可能是两岁多,特别喜欢在床上、在沙发上跳或者在地上转圈儿。大人就会觉得孩子非常闹,怀疑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其实不是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体验对于地心引力的感觉。
这个感觉就是在感觉统合里面叫前庭觉的一些功能,所以如果前庭觉发展的不是很好,孩子一定是会多动的。

如何对小孩进行感统训练?

孩子一定要通过不断的感觉刺激,让他不断的感觉体验,以此来完善他的感觉敏感程度。
孩子在六岁之前,要特别提倡他疯玩儿的概念。就是让他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感受去体验各种各样的刺激,丰富他的感觉。当他的感觉到位了,以后感觉基础之上的很多功能就发展出来了。


给大家一些小方法,通过家庭的游戏,就可以增加孩子的感觉体验,防止长大后的感统失调。



越小的孩子,他的触觉发展越重要。就像我们在孕期要经常散步,散步是对孩子触觉的训练。因为散步的时候,羊水会晃动,能够摩擦胎儿的皮肤,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抚的作用。
小的孩子,特别是剖腹产的孩子,每天要给孩子做抚触。你一定要坚持,而且要坚持到两三岁。这样孩子的敏感程度就会减低。剖腹产的孩子本身就是触觉敏感的。
抚触是一个办法,还有可以让孩子多玩水,玩沙子,让他的皮肤和手经常去体验不同质地的东西。


前庭



这个的世界上最好的训练前庭觉的方法就是荡秋千。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前庭觉发展的比较好,那你一定要多给孩子荡秋千。
本体



本体觉实际上是大肌肉和小肌肉的训练。大肌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大运动,比如:跑跳钻爬。还有就是小肌肉,比如说经常串珠子,夹豆子,让他帮你摘菜啊,开酸奶的瓶盖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本体觉的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宝宝前庭觉的秘密!

2019-4-24 邓琳 评论(0) 浏览(818)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除了平躺以外,绝大部分的时间前庭系统都在执行任务。换言之,前庭系统与许多神经系统的运作息息相关。例如:上课专注的凝视,就是前庭动觉与视觉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前庭系统与其它神经系统间的关系:
前庭系统与视觉系统:
  人在凝视时,需要头颈稳定不动;追视移动的目标时,需要头颈稳定的移动,如此捕捉的影像才会清晰。前庭系统将地心引力的强弱信息提供给视觉系统,形成远近、高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此即“空间视知觉”。
前庭系统与听觉系统:
  这两个系统的接收器都在内耳,并合而为第八对脑神经,彼此功能上有相辅相成之效。
前庭系统与动觉系统:
  前庭刺激引发肌肉张力提高,带动肌腱、韧带、骨骼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前庭平衡觉与动觉的信息整合,掌握四肢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
前庭系统与双侧统合:
  前庭系统的神经纤维把信息分别送到左右大脑半球,对促进身体的双侧统合助益很大,在学习复杂动作时,让身体反应灵敏。
前庭系统与情绪中枢:
 
  前庭系统有神经纤维连接情绪中枢,所以前庭刺激能影响情绪,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各种情绪,如兴奋、紧张、平静等。
  前庭系统在脑部发挥着基础功能,因此对于健康的大人,前庭系统默默地运作,让当事人根本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婴幼儿来说,前庭系统在孩子整体的发展上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不容忽视。

  婴儿喜欢抬头看、侧头听、踢腿、挥手、摇晃身躯等活动,因为可以体验感觉输入脑部的喜悦,于是不断反复的动作。积极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的经验,也活化了他们的大脑。这其中前庭系统占据了最基本的角色,发挥着关键性的功能——连横合纵。

  另一方面,随着人体的老化,前庭系统的功能会逐渐退化。中老年人为了应对前庭反应的迟钝,动作要放缓,以避免因眩晕发生跌倒等意外。

  总之,前庭系统负责及时侦测地心引力的强弱,是保护头部受伤害的第一道防线。 

为什么有的孩子被打却不还手?

2019-4-23 邓琳 评论(0) 浏览(845)





常常有妈妈问:我家孩子从来不打人,但他常常被别人打,让他打回去,他却从来不动手,孩子这么软弱怎么办呢?




在孩子的交往中,“被打”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大多数家长对此的态度是:我不教孩子打人,但孩子绝对不可以被欺负。


 


妈妈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很郁闷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这么好脾气?




不忍心孩子受欺负,可是再怎么教,孩子就是不知道还手。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被打了还不知道还手?


 






01


没有感觉到对方在打自己


如果别人打在我们身上,我们都会有感觉。




为什么有的孩子被打也没有感觉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感统中的触觉。


 


触觉,可以接收到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感觉。




人体对触觉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防御性反应,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自然反应;另一种就是识别性反应,有辨识能力,感受到冷热疼痛。


 


我们经常遇到触觉敏感的孩子,与触觉敏感相反的是触觉迟钝,也就是触觉防御不足,孩子对环境中一些细微的触觉刺激很难感知到,反应很慢,显得比较笨拙。






 


触觉迟钝的孩子,大脑的分辨能力比较弱。




孩子就会表现的缺乏自我意识,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学习东西也比一般孩子慢,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02


胆量不足




很多宝宝幼儿时期爬行不充分,经常被家长抱着,剥夺了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出门都是由家长用小车推着,很少运动,长期得不到锻炼,躯体和四肢显得十分笨拙,身体协调性不良,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敢尝试,表现的特别胆小。


 


正因如此,对一些危险性活动,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尝试。很难融入新环境,做事情时特别容易紧张,没自信。


 


在遇到危险时,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如果被小朋友打了,总是来不及躲闪,更不敢反击。


 






0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其实孩子造成这样的一个原因跟家庭环境外部环境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在家里的时候父母们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会顺着孩子,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在潜意识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平时父母也会教导不能打人,要乖乖的。




而在外面,不会有人像父母一样包容孩子,孩子之间的玩耍更是不会谦让,遇到强势的孩子,不知道怎么解决,因为父母没有教过,更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保护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不语,懦弱的心理。


 


再或者父母的脾气不好,经常会充着孩子发火,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被别人打,也会失去判断能力,不知道该不该还手,没有勇气。








不还手不是孩子的错




当孩子被“打”时,父母内心不爽是一定的,但此时父母一定要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自身能力是否建立到位,有哪些能力需要加强?绝不要因此责骂孩子,给孩子贴标签,如果父母过度关注,纠结于“打”与“被打”、“欺负”与“被欺负”,只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正常行为强化为问题,适得其反。


 


如何改善


 


与其纠结于孩子总被欺负,对孩子的软弱行为不满,不如把精力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多锻炼身体以及做一些触觉训练,让孩子从内心到身体真正的强大起来。


 


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给孩子营造适合的成长氛围,并针对孩子的问题更多落实在具体措施上,相信孩子会逐渐变得大胆、自信起来。

寻找消失的“凶手”:是什么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2019-4-19 邓琳 评论(0) 浏览(813)




   最近在朋友圈被疯传的一篇帖子,引起广泛讨论,讲了大人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却让孩子信以为真,酿成一出惨剧。很多网友纷纷留言,直指成人们所谓“玩笑”“好玩”的玩笑话,却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这些玩笑话虽然无形,但会渐渐摧垮孩子们的安全感,以及他们对成人的信任和依赖,其杀伤力之大不亚于任何暴力行为。


“谋杀”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他们把大人的话都当真,听到不好的话会觉得很恐惧,比如“妈妈不要你了”,“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奶奶更爱妹妹”等话语,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恐惧、无助、愤怒,他们失去了安全感,甚至会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安,比如伤害自己或别人。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因此,父母的影响特别重要,父母们需要在孩子的幼年小心地呵护孩子的安全感。因此,父母要格外留心外界那些无意的“玩笑”。无论是谁,如果他们在戏弄孩子时,父母一定要及时阻止,不要因为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甚至帮腔伤害,当孩子受到这类伤害时,父母一定要站出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

“谋杀”孩子的尊严

  时常见到不少家庭来客人时,就让孩子“给叔叔阿姨唱首歌、跳个舞、背首诗”,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有些孩子不愿意大人还强迫, 把孩子当马戏团演员。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可以说是家长利用孩子来获得自己的认同感,而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和尊重。而且,这种行为还有个严重的后果是,孩子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来取悦别人,日后如果得不到别人认可就会大受打击。

  当孩子表现出愤怒或悲伤等抗拒行为时,爸妈要成为孩子的支持者,“他们这样做你肯定很难受!”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孩子会感觉到温暖,他们会感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并且由于戏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减少。



“谋杀”孩子的自信

  前一阵子有个幽默的说法就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成人们企图通过他人来刺激孩子们的上进心,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有意无意地做比较。其实以我和我绝大部分的朋友的成长历程来看,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种状况,而且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变得不自信,甚至会觉得他们另父母长辈们失望,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冷暴力”。

  父母平时可以告诉孩子,当别人不恰当的言行让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时,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要求对方停止这样的戏弄。当孩子不配合时,大人也会自讨没趣从而不再继续。所以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说“不”,也是对他们自己个体想法的一个建立,明确分辨是非以及自己的好恶,也可增加孩子自信!

“谋杀”孩子对成人的信任

  孩子幼年时,并没有“欺骗”或“虚假”的概念,当他们听到大人们一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语时,他们从没想到大人的行为是为了取乐,大人的戏弄会让他们感觉到被欺骗、被戏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成人们的言行不可信,可能会变得不敢相信别人,对周围的人也充满提防,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而此时负责任的父母应当妥善处理。譬如可以不斥责对方,而是跟孩子说“大家其实是喜欢你,不过这种方式让你难过了是不是?”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大家并没有恶意,另一方面还顺便告诉别人,孩子不喜欢这样的逗弄方式,识趣的大人一定会及时转移话题。

  为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负责人地及时制止这些“无形的凶手”的“犯罪行为”,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以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豫ICP备18031914号-1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 / GANTONG.CC 技术支持 / 洛阳翼展科技
TEL / 18738412791 QQ / 253097215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