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专注于儿童感统训练,洛阳专业感觉统合失调培训机构。


不会跳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18-10-4 邓琳 评论(0) 浏览(1149)

 01.不会跳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提醒家长,跳是个很重要的动作,不会跳影响了孩子很多的发展,包括性格的发展、语言交往的发展等。有的孩子因为不会跳显得比较胆小,有的孩子因为运动能力不好,在玩的时候与其他小朋友无法形成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

02.孩子为什么不会跳?
1.分析孩子的体重状况是不是偏胖、身高是不是偏高,就是孩子发展的平均值之上,这个有可能会影响。
2.本体感体验太少,比如出门不是小轿车就是小推车,很少给孩子走、跑、跳的机会,这样时间长了抑制了孩子的本体感发展。

03.如何培养孩子跳?
首先,锻炼孩子上下楼梯,在楼梯上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独立去拿玩具,锻炼孩子的肢体灵活性,加强腿部关节肌肉的锻炼。
 
其次,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让孩子去拍打一个好玩的东西,需要让孩子提着脚后跟,这不是跳但明显的是踝关节明显的要玩上蹬,形成跳前的一个准备,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孩子跳离地面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再者,可以由家长拉着孩子的手腕,就是腕关节,让孩子蹲下,在孩子跳的时候,家长借着孩子往上蹬腿的动作用力将孩子往上提离地面,让他感受身体离开地面的感觉。家长与孩子一起从高处往下跳,教孩子要全腿蹲下来起跳,每天跳个80-100次,要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一个游戏,让他感到非常高兴,这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国庆节快乐!!!

智商高,思维力不一定强

2018-9-27 邓琳 评论(0) 浏览(995) 标签: 感觉统合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智商高,那他的思维能力一定强。其实这是错误的概括,智商高并不能与思维能力强、会思考划等号。多年来致力于对思考技术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迪·博诺先生曾指出:一个人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是说明他有创造潜力,并不说明他很会思考。

智力和思考的关系,就好比一辆汽车同司机驾驶技术的关系,你可能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是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同样不能把车开好开快。相反,你尽管开的是一辆旧车,然而驾驶技术高超,照样能把车开好,因此,即使在智商测验中分数很高的孩子也不一定善于思考。无论对哪一个孩子,都不能忽视思维训练,培养他优秀的思维方式。

父母必须谨记:照葫芦画瓢的思考方式是不能激发孩子创造的火花的,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高分低能,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优秀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维能力不够强。当然孩子的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孩子是可以学会思考的。

在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时,首先要破除对思维的神秘感,思维训练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次对思维的训练宜早不宜迟,孩提时期是训练思维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上,孩子的各种智力因素都呈上升趋势,缺少思维定势、经验偏见,是一张白纸,容易吸纳新事物,可以描绘最美的图案。

另外,从人脑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年纪小,机械记忆能力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析综合能力将要增加,而机械记忆能力将自然衰退一些。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理解记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充机械记忆在衰退,就势必造成智力的严重缺陷。因此,孩子的思维训练极为重要。



当宝宝出现这些行为,有可能是“感统失调”导致的!

2018-9-26 邓琳 评论(0) 浏览(1064) 标签: 儿童感觉统合

感统是指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一般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学龄期,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有许多孩子看似挺聪明,但是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好像很懂事,却脾气急躁、爱黏人、哭闹、打滚;
看着很可爱,一出门或遇见生人就胆小害羞,适应新环境困难;觉得聪明伶俐,但是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比同龄的孩子让家长多操心…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其实很可能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
常见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
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不能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下课时到处乱跑,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
动作不协调、方向感差,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
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
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
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

特别提示
上面说的不少症状和表现,单独从某一条去看,多数孩子身上都有。
所以,妈妈们别轻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两个症状后,就给孩子贴标签。
感统失调的界定和诊断很复杂,需要专业机构测评。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生理原因

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
孕期不恰当的吃药或打针。

后天性环境及人为原因

家长对宝宝的过度保护,使宝宝信息接收有限;
家长忙碌,对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宝宝爬行不足就学习走路,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大人管教过严,造成宝宝压力过大。

感统失调的应对

感统失调对人的影响深远,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
一般来讲,6岁之前是真正感统训练的黄金阶段,在此之前爸妈们可以提前做好预防训练:

1-2岁的宝宝

尝试让宝宝翻越障碍物,锻炼肢体动作;
玩吹泡泡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观察力、追逐能力;
协助宝宝练习下蹲捡东西(绘本或玩具),学习听指示做动作。

2-3岁的宝宝

练习“投球”动作,锻炼娃的手眼协调、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的能力;
陪娃养成好习惯,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
设定简单的情景游戏(躲雨或开汽车等),让娃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活动,来锻炼TA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虽然感统失调不是疾病,但预防感统失调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如何纠正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药物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温馨提示:感统失调的诊断是一个需要综合评价的过程,千万不要主观上把宝宝在特定时期的一些正常表现归结为感统失调。例如,宝宝在刚学会走路时会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但随着本体觉不断成熟,渐渐就能够走稳甚至开始奔跑,这是宝宝发育的正常过程,并不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只是暂时的吗?

2018-9-23 邓琳 评论(0) 浏览(891) 标签: 儿童感觉统合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长大就会好,所以对之置之不理,殊不知,感统失调的孩子,长大不仅不会好,反而会更辛苦。为什么呢?

因为感觉统合的发展就像盖大楼一样,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的,如果第一层次的统合没有发展好,那第二层次的统合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下面的基础扎不稳,上面的楼就盖不高。比如,孩子的吮吸能力是天生的,属于感觉统合第一层次——生存能力的统合,但是如果孩子喉头部位对食道和气管开合的调节能力发展不到位,那么孩子便容易经常呛奶。而经常呛奶,可能又会导致少量的奶水被挤压到耳咽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很容易带来听觉系统的病变,也就是给第二层次感统统合的发展(视、听、语言能力的统合)带来阻碍。

而造成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主要就是社会大环境,以及父母的过分代劳、限制或其他不正确的带养方式,造成孩子在各个成长敏感期内,身体没有得到生命成长规律所需要的感觉刺激(也就是神经营养),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以下两方面的障碍——

一方面,身体内部的神经细胞无法进行连结,无法产生神经通路,无法将身体各部位接收到的感觉刺激传输到大脑,所以孩子的大脑就无法对身体下达有针对性,有意义的动作指令。

另一方面,大脑各功能区的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电流信息,彼此脑细胞之间的连结不够,所以脑功能也无法发育完全,结果即使身体传来的信息大脑有接收到,却因为功能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连结,没有足量的感觉记忆,也无法下达正确的动作指令,致使身体无法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

简而言之:孩子的身体不归脑袋管,很多时候,他知道,却又做不到!而因为这样的不足和无奈,感统失调的孩子,还很容易引起他人异样的目光。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方面的障碍——感觉通

路不畅。存在这方面障碍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在语言上可能也会有正常的表现,因为前期可能有被刻意地接收过前庭感官的刺激和训练(视听性质的学习较多,如早早学数数,认颜色,识字等),但是在肢体的动作上可能就会表现得笨手笨脚,协调性不佳。而身体操作、策略不太好的孩子,很容易摔跤,容易无意识地撞伤或推倒别人,容易不由自主地把铅笔弄断把玩具玩坏,容易害怕爬高上低,容易对陌生环境没有安全感,对熟悉环境缺乏探索欲望等。将来也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爱发脾气等情况。

偏偏这样的孩子,智力正常,理解辨识能力正常,对自己身体比他人笨拙这个事实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困惑和煎熬。另外他们也特别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老是不听自己使唤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紧张,纠结,焦虑的情绪当中。

至于他们长大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看似能言善辩,却又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因为他们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他们也很容易变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的身体能力总会让他们感觉不可信赖,他们始终都在战与逃之间反复思考。也许你觉得他很聪明,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活的有多累。

再说第二方面的障碍——脑功能不成熟,存在这方面障碍的孩子,各项行为反应都显得比较迟钝。比如,语言方面,他们会理解慢,吐字慢,语言组织慢;动作方面,他们会吃饭慢,走路慢,被人打了也反应慢;学习方面也是,理解慢,整合慢,并且年纪越大,成绩越差(因为年级越高,知识内容的范围也会越大,可孩子却整合能力差,无法及时将新学的知识和旧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连结。)你说,这样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会不会比其他孩子更辛苦呢?

所以,感统失调长大就会好,完全是自欺欺人,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通过感觉刺激的方式来帮孩子把感觉通路打通,帮孩子把脑网络的连结增加,无疑也是在给孩子的未来设置障碍!所以,各位家长,请一定及时从误区中走出来,毕竟孩子的未来,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啊!

语言发展迟缓大多由于感统不足

2018-9-20 邓琳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1032)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又是很多原因引起的。
抛去先天方面的原因。
一般来说像爬行不足、过早使用学步车,父母过度包办,嘴部肌肉缺乏锻炼等等方面都会引起。

语言能力包括看、听、说、写,是人类独有的高度复杂性神经动作。大脑皮质层的分别有处理听觉、发音、词汇认知、语言组织及推论的功能区,透过神经组织这些功能区,必须和身体感官取得紧密配合,否则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贯穿脊髓及前庭觉的中枢神经,所以平衡能力及前庭觉不良,神经组织的能量到达不了皮质层的语言功能区,便会造成词汇能力不足、语言组织混乱、视听神经也会发展不全,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的困难。

触觉不足的孩子,感觉辩识不全,听觉层次受到影响,牵连发音组织的小肌肉发展不足,进而形成音感差及发音不正确等毛病。除了语言器官本身受损外,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大多来自于感觉统合不足引起的。

教你三招提高注意力

2018-9-19 邓琳 评论(0) 浏览(1040)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一个人的注意力包括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触觉注意等,其中听觉注意力是指对有意义的声音刺激的选择与集中的能力,也叫听觉专注力。
1.听觉注意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2.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
3.平时和别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飘忽”,不敢与人正视;

 4.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

5. 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所以听课常是听一点,漏一片;

6. 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搞清楚;
7.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常常听漏听错;
8. 在写作业时,一听到咳嗽、走路等细微声音就转移注意力。
听觉注意力发展不良的孩子上学没多久家长就有可能被老师“召见”,“罪名”通常是“老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心事”“不会听讲”“多动”“不遵守纪律”等。家长甚至不太相信孩子会有这些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漏数”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发展水平,家长以1秒说1个数字的速度,从1数到30,中间随意漏数10个数字,孩子听到漏数的数,就拍手一次,如果孩子能听出8个漏数的数字,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力较强,如果孩子听出6个漏数的数字,说明孩子听觉注意力一般,如果听出6个以下,听觉注意力较差。
听觉注意力发展不好危害很大,学生在学校中,倾听是一项做得最多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在一天当中,大约50%的时间用于倾听,如果一个孩子听觉注意力发展不好,听课效率必定低,就会影响学习成绩。
由于听觉注意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听觉注意的选择性差、广度窄,缺乏持久性,所以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听觉注意力,训练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提出任务时语言要明确、具体,确保孩子真的理解所要进行的学习或训练任务;
2. 任务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3. 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同时,小艾也要推荐几个在家就可以玩的游戏:
听指令画画
家长提出要求,让孩子按要求画一幅画,例如,请在纸的中间画一所小房子,请在纸的每个角上画一个气球,每个气球的颜色不一样,等等。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听觉指令感,提高专注力。
趣味听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求孩子听故事里出现了几次,类似主人公的名字或者小动物的名字,一次一次增加难度。也是对孩子听觉注意力的训练,快速反应并且记忆,不仅锻炼专注力,对记忆力也很有帮助。
听一听,辨一辨
家长对孩子说:“小羊在篱笆旁捉虫,小鸡在书上啊唱歌,小鸭在树下吃草,小鸟在水里游泳。”
孩子听到后根据生活经验改正句子:“小羊在树下吃草,小鸡在篱笆旁捉虫,小鸭在水里游泳,小鸟在树上唱歌。”这些小方法家长在陪孩子的时间都可以进行,亲子时光放下手机,来跟孩子一起练习一下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只要坚持并且不断创新,必定会有收获。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希望通过家长的关注,不断学习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孩子改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这样孩子以后的学习都会轻松很多,家长也可以放松不少。

让0岁-10岁孩子变聪明的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2018-9-16 邓琳 评论(0) 浏览(1134) 标签: 训练班 洛阳童翼感统乐园


新生儿出生后就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新生儿的运动能力,一部分是属于原始反射,如踏步反射。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展有两个部分:

一是躯体运动,也叫大肌肉运动,是负责控制身体的;另一个叫精细运动,或者叫小肌肉运动或随意运动。

儿童运动能力发展阶段

美国的运动生理学家,一般把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两岁半。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发育,一些基本的运动机能正在形成。如:爬、走、抓、打、推、眨眼、摇头、说话、做出各种表情等等。所有这些最基本的能力都将成为孩子今后智能,体能的发展基础。

 适合第一阶段孩子的体能训练项目有:

GYM全素质课:(通过踏板,五彩折垫,小小跨栏,平衡桥,过河石,弹力带)

锻炼目的:锻炼小朋友的平衡性,协调性,注意力,力量,胆量,勇气,自信心,团队意识等方面

 

第二阶段:从两岁半到五岁半,也叫"早儿童期"。

在这个阶段里,正常的孩子应该具备一组最基础的运动机能。这些能力包括: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却是孩子今后运动能力和智力能否进一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

 

适合第二阶段孩子的体能训练项目有:

球类课:(篮球,网球,足球)

锻炼目的:锻炼小朋友的反应速度,协调性,身体控制,空间方位感,培养初步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

 

第三阶段:即"晚儿童期"的过渡性机能运动期。

当孩子六岁时,一般来说,他们的这些基础的运动机能应该让他们能够正常地进入第三个阶段。

这个阶段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体育运动阶段。孩子参加到各种儿童体育运动中去,如儿童足球,儿童篮球等等。儿童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成人的项目不同,其竞争性,激烈性都不很强。但儿童运动项目,却为孩子运动机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在运动中,孩子的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可以得到综合的运用和发展。使手,眼,脑,四肢,肌肉,神经,心理得到平衡的发展。

 

适合第三阶段孩子的体能训练项目有:

羽毛球课:(羽毛球)

锻炼目的:培养上下肢协调,手腕控制力,耐力,灵敏等能力。

 

第四个阶段:特殊运动才能阶段。

十岁以后,孩子进入少年期,然后进入青年期。这个阶段的正常发育水平应该是走向"特殊运动机能发育"的阶段,即培育特殊运动才能阶段。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的这种分类的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育的连续性。

过早发育,或过度运动也可能会伤孩子。一般来说,从两岁到十岁是孩子基础运动能力奠基、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有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当个球星,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特殊技能的训练。

孩子的运动能力发育不是在一个阶段就可以完成的。在发育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要做。一个阶段的欠缺,会导致后面阶段的延误,甚至终身的延误。

其实,在孩子的基础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育之前,任何特殊技能训练都可能是事倍功半的。弄不好甚至会伤了孩子。相反,有些做父母的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从小就关着,深怕磕着碰着,让孩子错失运动能力发育的良机,造成孩子终身的遗憾。


家庭原因对孩子的影响

2018-9-16 邓琳 评论(0) 浏览(933) 标签: 洛阳童翼感统乐园

引起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的平衡感失调;活动空间不足,爬行不足所产生的前庭平衡失调。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早产、剖腹产没有经过产道挤压造成触觉不足。
家庭因素包括我们不和谐、不和睦的一个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经常陷入困境,经常对孩子进行辱骂和殴打,以及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经常这样会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大,这种孩子会莫名的产生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长时间的话这种孩子会比较残忍,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是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状态,不但可能有饮食、睡眠、呼吸、排泄、方面疾病,可能对自己失去调节控制的能力。
爷爷奶奶要求太多,或者是太放纵。太早进行认知学习。有洁癖的父母,或者保姆造成婴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过度的保护,过度的溺爱,过度的限制。造成孩子身体操作能力的欠佳。有的宝宝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量不足。导致前庭平衡失调。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孩子自信心的不足以及不良的习惯。
还有的孩子是遗传层面的——有脑损伤的孩子,母亲在分娩的过程中早产、难产、母亲酗酒,吸烟。在怀孕的时候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啊,甲状腺减退等等,这些对孩子都会造成问题。
过度的保护,是孩子的什么事情,全是父母的包办替代。造成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拒绝上幼儿园,小学,形成儿童退缩的一些行为,会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容易造成挫折感,产生自卑感,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容易造成情绪问题。
家庭结构简单化,就是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上班或者去外地,平时家庭中参与儿童教育的人数较少,这会影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容易孤独。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都很忙,自己带孩子的越来越少,陪孩子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看电视就成了孩子理所应当的一个伙伴,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没有交流,这样会带来了一些言语相关的问题、交往问题,电视内容的不可控制性会使孩子通过模仿,出现诸多的一些问题。
孩子早期爬行的不足,专门有一个研究;爬行对儿童发育的影响非常重要。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儿童存在爬行不足的问题,许多学习障碍和严重情绪困扰的儿童,早期爬行是有问题的。很多孩子在一岁前吧,没有好好的爬行或爬行的很少,有些家长有洁癖,怕脏不让孩子在地上爬,有些大人因为忙,为了省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把孩子放在学步车上,这个无形之中就剥夺了婴儿学爬的一个机会,或者爷爷奶奶祖父祖母长期抱着婴儿,大量减少学爬的一个机会。在婴儿开始学爬行前不久就让婴儿提早学走路,这些孩子上学后,许多都显示会出现脾气暴躁好动不安以及眼球飘渺不定的一些特征。这样就造成了这种过分敏感和不专心等等的问题。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注意力训练:如何通过感统训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2018-9-15 邓琳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925) 标签: 感觉统合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缺失表现


如何通过感统训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提到感统失调,我想有的家长是比较了解的!三岁以下的孩子的父母,对这个概念的了解是会少一些,大多数了解感觉的父母都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或者是上小学以后。

但是感觉的发展实际上是源于孕期的,并不是说到了小学以后才会出现。感觉的发展在孕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孩子感觉的发展的好坏,所以孕期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感觉:感觉实际上有七大感觉!我们常常知道的大概是五大感觉。

这七大感觉是:前庭觉 本体觉 触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其中前庭、本体和触觉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听觉:有的人听过一遍,他就能记住了,那有的人他一定要看到他才会记住。这个实际上是学习的类型不同,听觉又分为听觉的记忆功能,听觉的欺骗功能,听觉的理理解功能。很多五六岁的孩子听一句话,他们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且不同的孩子对同样的话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实际上就是孩子在感觉发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对孩子未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感觉发展就像孩子的一个大厦地基一样,像语言功能,心理情绪,认知功能,这些都是在感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如果在孕期都没有给胎儿一定的感觉刺激,那他可能出生以后就是会多动的。这个是先天的部分,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有这样的结论:孕期的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实际上就是反映出这个孩子对地心引力的感觉是不足的。

孩子的地心引力感觉不足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会注意力不集中。大家都非常关注注意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感觉发展不好,一定会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说注意力不集中,是感觉发展不好的直接的显性表现。

很多的孩子都是小学上学了以后,老师会跟家长反应说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或者是好动,有小动作。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在上学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

如何衡量孩子的专注力?

今天就给大家一个小方法粗略地计算公式,帮助您衡量孩子的注意力好还是不好。

这个计算公式就是:孩子的专注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等于她的年龄乘以三到五。

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专注做某事的时间,单位分钟)= 孩子的年龄* (3~5)

年龄乘以三到五这个意思就是什么呢?如果这个孩子是五岁,那就是五乘以三到五,就是等于十五到二十五分钟。也就是说一个五岁的孩子,他应该能够主动注意时间是在十五分钟左右。如果是低于这个数值那他的注意力可能就是偏短暂。



什么是感觉统合?

看看下面这些现象:

有的孩子呢他特别喜欢光脚在地上走;给他穿袜子他一定要脱掉;还有的孩子呢,他衣领上的标签必须要把它剪掉,他会觉得扎。这都是他的触觉,有的是比较敏感,有的是比较迟钝。

关于听觉也是一样的,有些孩子他听到一个微小的声音他马上就注意被吸引过去了,所以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属于听觉比较敏感的;那有的孩子它听觉就不是这么敏感,你可能大声叫他,他也不太容易听见。这个就涉及到感觉的另外一个概念——感觉是有差异性的。

所以我们说一定要把孩子的感觉调整到一个恰当的程度,这样的话他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会产生特别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过程。

有些孩子大概在三四岁,有的也可能是两岁多,特别喜欢在床上,在沙发上跳或者在地上转圈儿。大人就会觉得我们家孩子非常闹,他是不是多动症啊。其实不是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他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体验对于地心引力的感觉。

这个感觉我们在感觉统合里面叫前庭觉的一些功能,所以如果前庭觉发展不是很好,孩子一定是会多动的。

什么是注意力?

什么是注意力,有的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对玩积木,看电视或者是打游戏(他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很久。那这个算不算注意力集中呢?

注意力分为主动主要和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有意注意,我们能够自觉的有意识的注意。例如:我们上课听课,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指主动注意时间短。

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比如,我们看电视,它吸引你。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无意注意,随着成长逐渐增加有意注意的时间。


感统训练到底有什么用?

2018-9-14 邓琳 评论(0) 浏览(1052) 标签: 感统训练

欧美学者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情绪或行为障碍,是因为脑功能失调所致。故在孩子的成长期,父母若能提供充分的感觉刺激,帮助孩子脑神经髓鞘生长及神经突触分支,使他们的脑功能提高,就是成功、有智慧的父

感觉统合状态和能力与我们一生如影随形,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生命和命运的发展,可喜的是,它也是随时都可以被改变和重塑的(科学已经证明脑网络可以重塑) ! 改变感觉统合状态的方法是通过针对性强、剌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脑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医生们已经可以拿出大量的证据,证明运动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即使并不缺乏获得感觉统合训练的机会,却并无感统训练的习惯或者感觉统合的能力?或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感觉统合观念的缺失。


生命从胎儿开始就进行感觉统合的发展,因为时代变迁、家庭环境不足、社会因素……等等,孩子身体开发的机会相对太少,身体和脑部各神经网络连结不够,孩子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因为环境给的不够,现在的很多孩子存在种种问题:任性、贪玩、软弱、逃学、不懂得分享、不懂感恩、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不做作业,甚至离家出走……

这样的事情让家长们很无奈,也很困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有种种不良行为表现时,才开始想办法,急忙去找感觉统合训练机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等到那时候才弥补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 大人、小孩都会很有压力的!感觉统合训练是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它是一种补救教育,它不是针对我们发现孩子已经哪里明显落后了之后才进行的,这个是环境的弥补, 需要伴随孩子的成长给予相对的身体刺激。感觉统合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的,这是生命自然成长规律, 感觉统合没有发展好, 等于孩子的身体, 终生的学习工具还没开发好。当家长的要做的就是参与他生命的成长,欣赏这个生命的美好,用心来感受这个生命给你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然后协助孩子做针对性的感统训练,通过开发孩子的身体能力,让孩子身体变成他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孩子的各种能力自然就会建立起来。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了解感统的时间是在孩子上小学以后,错过了训练的最佳时机,这时候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而不是训练几天觉得效果差,就放弃了。你去哪里去找效果?感统训练又不是生病吃药,不可能立马见效。感觉统合训练也不是万能的,在你孩子上课的同时,家庭的教育以及养育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改变,不然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回家后又回归了原来的状态,这样反反复复,最终不会有太大的进步。

感觉统合失调不是突然就这样失调了,失调是孩子从出生到你发现孩子感统失调这几年或者近十年积累的。所以要想将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状态调整好,也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持续循环的刺激,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要孩子身体能坚持就尽量来参加训练。当然训练越早,孩子训练效果越好,训练的时间越短。

感统失调不是一种病,而是大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轻的障碍。但如果不去重视,不去解决感统失调的问题,感统失调造成的后果比生病还要严重。感统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他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并且由你的孩子去承担未来的一切。

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是幸运的,你比其他的人更早的了解了感觉统合,更早了解孩子问题的根源,现在还有很多因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东奔西走的人,请转发给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感觉统合,谢谢!


http://www.gantong.cc


豫ICP备18031914号-1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 / GANTONG.CC 技术支持 / 洛阳翼展科技
TEL / 18738412791 QQ / 253097215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