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专注于儿童感统训练,洛阳专业感觉统合失调培训机构。


儿童多动症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2017-12-27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910) 标签: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注意缺陷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研究者调查显示,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10%,我国约有多动症患儿两千万人左右。其中,单纯的多动症患者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余的都伴有多动症的共患病。但是在这些患儿中,就医率还不到一半。那么国际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

诊断注意缺陷/障碍须同时包括A.B.C.D.E

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持续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状态,干扰了功能或发育,以下列1或者2为特征。

1.注意障碍:

至少有下列症状中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a.经常不能密切关注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b.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

c.当别人对其直接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

d.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致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职责;

e.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

f.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

g.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

h.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

i.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

(注: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或指令。年龄较大(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状中的5项。)




2.多动和冲动:

有下列症状至少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a.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

b.当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

c.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d.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e.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

f.经常讲话过多;

g.经常在提问还没有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

h.经常难以等待轮到他/她;

i.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

(注: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或指令。年龄较大(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状中的5项。)

B.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在12岁之前就已存在。

C.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存在于2个或更多的场合。

D.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的质量。

E.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三种分型:

组合表现:如果在过去的6个月内,同时符合诊断标准A1(注意障碍)和诊断标准A2(多动-冲动)。

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如果在过去的6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A1(注意障碍)但不符合诊断标准A2(多动-冲动)。

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如果在过去的6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A2(多动-冲动)但不符合诊断标准A1(注意障碍)。

严重程度:

轻度:存在非常少的超出诊断所需的症状,且症状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方面的轻微损伤。

中度:症状或功能损害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存在非常多的超出诊断所需的症状,或存在若干特别严重的症状,或症状导致明显的社交或职业功能方面的损害。

标注如果是:

部分缓解:先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但在过去的6个月内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且症状仍然导致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方面的损害。

儿童成长敏感期的重要性

2017-10-24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137) 标签: 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 学习障碍 发育迟缓 敏感期 关键期

     有一种职业,没有薪水,没有奖金,上了岗就不能下岗,不能离职,不能退休,甚至没有休息日,还需要付出无数的体力、精力、智力和心力,这个职业叫“父母”!“父母”是世上最难的职业,而恰恰是这个最难的职业在“从业”前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理论学习,没有接受过岗前培训,从业期也没有任何部门给予监管。
      如何科学地爱孩子,如何给予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未来能力的爱?这是每位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深早期教育专家王臻惠老师指出给予孩子“有能力的爱”才是科学的。“有能力的爱”指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未来能力的爱。这需要有顺应生命成长规律、满足生命需求的科学认知才能办到。感觉统合理论结合成长敏感期理论,即是顺应生命成长规律、满足生命需求的科学认知。


家长如果不懂成长敏感期,就会阻止婴儿把手放进嘴里,造成孩子长大了还啃手指;
家长如果不懂成长敏感期,当处于“诅咒敏感期”的3-4岁孩子说“脏话”时,就会被家长打;
家长如果不懂成长敏感期,就理解不了正处于“婚姻敏感期”的4-5岁孩子的“求婚”行为而说孩子早熟。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就会逼着触觉敏感、害怕表现的孩子上台背古诗,孩子从此得了口吃;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就会逼着字写不好的孩子反复抄写生字,孩子因此开始厌学;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就会给坐不住的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就会责骂孩子懒、性格差、人品差……


什么叫成长敏感期?

     幼儿的各个成长敏感期都是属于生命自我完善本能的自我刺激行为。它是基于内在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需求,呈现出的为了满足身体感觉刺激的需要,而在某个时期重复的某种行为。所以,感觉统合与成长敏感期是一体的两面。
     孩子出生后,视觉、口腔、抓握、秩序、语言等敏感期相继出现,成长敏感期是受到细胞成熟后的内在驱力所引发的自然现象。只有通过各个敏感期发展的过程,小婴儿才能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长成有能力独处、有能力群居的社会人。
     成长敏感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家长不懂敏感期,就会违背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自作聪明地干扰或破坏孩子的敏感期,造成孩子长大后出现让家长不能理解的自我弥补行为,或者造成孩子的某项能力很弱。例如,当孩子出现口腔敏感期时,有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吃手而给孩子带上手套,孩子的口腔触觉因为得不到满足,所以一直在寻求弥补,上小学了还吃手,有些孩子把十个手指指甲啃得光秃秃。
又如,没有经过爬行敏感期而直接走路的孩子,孩子的前庭觉刺激,肌肉张力,肢体协调能力和视觉空间能力就很弱,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还有些家长因为不懂感觉统合,所以不能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造成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发育迟缓。
     成长敏感期与感觉统合发展是一体的两面。当感觉刺激输入时,神经细胞开始长出突触,脑网络开始连结。当感觉刺激反复进来时,突触分支越来越多,脑网络连结到一定程度时,孩子的某个敏感期开始出现。此时,神经网络的连结还不够稳固,需要继续输入足量的感觉刺激,直到神经纤维束形成,大脑的某种功能或者身体某种行为能力才得以建立,然后开始发展下一个敏感期。在此过程中,如果感觉输入中断或者感觉刺激不足量,那么,孩子就长期处于某个敏感期中。


失去的敏感期要及时弥补
     成长敏感期得不到顺利过渡的孩子可以通过足量的针对性感统训练来解决,那么,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也是可以通过感统训练来恢复。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启生命本能,把未出现的敏感期一项接一项地弥补回来,让孩子重新回到顺应生命成长规律的正确轨道上。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2017-10-18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151) 标签: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人际关系 行为问题

人际关系紧张

1.与同学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

2.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通常反复使家长经历挫折与愤怒;

3.轻易打断别人谈话,不佳思索的响应;或是无法按照社会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

4.容易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信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

5.很容易被众多新乡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则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

6.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处理不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校纪律难约束

1.因缺乏自我抑制(冲动)能力,各种行为问题会逐渐增加,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儿童具有高攻击性;

2.当受到压力时,会更无法掌控抑制能力,公洞行为更加严重。

3.无法同时记住多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

4.上课时小动作多,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等,易导致课堂上违规,违纪等情况,有旷课,逃学的倾向;

学习成绩差

1.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

2.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

3.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

4.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

5.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为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6.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习容易半途而废;

自理自立能力差

1.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

2.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
3.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

4.缺乏组织能力,无法做好整理,整顿的工作;

5.有些儿童肌肉运动技术发达正常,但在语言能力,画图,使用剪刀等要求协调性的活动落后;

6.持续睡眠问题(睡眠中时常醒来,不规则的睡眠习惯);

7.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造成各种困扰。

0-6岁儿童发展里程碑以及发展警示

2017-10-9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209) 标签: 0-6岁儿童发展 儿童成长规律

儿童发展遵循一定规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明显不同的发展标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标志,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生长发育同时受多种因素(遗传,教育等)的影响,儿童的发展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孩子说话早但走路玩,这都是正常情况。各年龄阶段的标志不是绝对的,孩子的发育情况与下面的标志有出入,也不要着急。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发展警示”中的情况,就需要注意观察,必要时要咨询当地医生或者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为这些标志说明你的孩子在某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了,必须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孩子的早期发育有极大的可塑性,同时也极易受损伤,发育异常发现的越早,治疗越及时,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出生到一个月

*头可以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醒着时,目光能追随距离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

*在孩子身边摇响铃,孩子的手脚会向中间抱紧

*与陌生人的声音相比,孩子更喜欢听妈妈的声音

*能分辨味道,喜欢甜味

*对气味有感觉,当闻到难闻的气味时会转开头

*当听到轻音乐,说话时会安静下来

*会微笑,会模仿人的表情

发育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对大的声音没有反应

*对强烈的光线没有反应

*不能轻松的吸吮或吞咽

*身高,体重不增加


从一个月到三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俯卧时能抬头,逐渐能撑起前臂

*能把小手放进嘴里,能握着玩具

*能配合成人翻身,由仰卧转为俯卧

*喜欢看妈妈的脸,看见妈妈就高兴

*听到悦耳的声音会停止哭泣

*开始认识物体,眼睛盯着喜欢的东西看

*会笑出声,会叫,喜欢与人“交流”,见人会笑

*能以不同的哭声表达不同的需要

*喜欢让熟悉的人抱,吃奶时发出高兴的声音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指标没有增加

*不能对别人微笑

*两只眼睛不能同时跟随移动的物体

*听到声音时,不能转头寻找

*俯卧时,不能撑起头和上半身


从4-6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乳牙萌出

*能翻身,靠着东西能坐或能独坐

*会握紧铃铛,主动拿玩具,拿着东西就放嘴里咬

*玩具能在两手间交换

*喜欢玩脚和脚趾头

*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会盯着移动的物体看

*会大声笑,会自己发“a”“o”等声音,喜欢别人跟他说话,并且发出应答的声音

*开始认生,认识亲近的人,见生人就哭

*会故意扔,摔东西

*喜欢与成人玩“躲猫猫”游戏

*对周围的食物都感兴趣

*能区别成人说话的口气,受到批评会哭

*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反应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不会用手抓东西

*身高,体重不能逐渐增长(太慢或太快都要注意)

*不会翻身


从7-9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自己坐,扶着成人或床沿能站立,扶着成人的手能走几步

*会爬

*能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

*能用手抓东西吃,会自己抱奶瓶喝奶,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物品

*能发出“ba ba ”等音

*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如听到“爸爸”这个词时能把头转向爸爸

*喜欢要人抱,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笑

*会拍手,能按成人的指令用手指出灯,门等常见物品和五官等

*喜欢成人表扬自己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不能用食指和拇指捏取东西

*对新奇的声音或不寻常的声音不感兴趣

*不能独坐

*不能吞咽菜泥,饼干等固体食物


从10-12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长出6-8颗乳牙

*能熟练地爬

*扶着家具或者别的东西能走,有的孩子能自己走

*能滚皮球

*能反复拾起东西再扔掉

*不想以前一样经常把玩具放进嘴里

*会找到藏起来的东西,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

*会用面部表情,手势,简单的词与成人交流。如微笑,拍手欢迎,伸出一个手指表示1岁等,会随着音乐做动作

*能配合成人穿脱衣服

*会搭1-2块积木

*喜欢听儿歌,讲故事,听成人的指令能指出书上相应的东西

*会模仿叫“爸爸”“妈妈”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当快速移动的物体靠近眼睛时,不会眨眼

*不会模仿简单的声音

*不能根据简单的口令做动作,如“再见”等

*不能自己拿奶瓶喝水或奶


从1岁到1岁半,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有8-14颗乳牙

*能单独站立,行走,蹲下去再起来,会抬一只脚做踢的动作

*走路时能推,拉或者搬运玩具

*能敲打瓶子,鼓等发声的玩具

*重复一些简单的声音或动作

*听懂和理解一些话,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能用一两个字表达自己的意愿

*喜欢看书,学着翻书,但不能一页一页的翻

*能从杯子中取出或放进小玩具

*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

*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能指出或命名熟悉的东西

*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能堆起3-5块积木

*能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吃饭

*能指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小会儿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还没有长牙

*不能表达出愤怒,高兴,恐惧等情绪

*不会爬

*不会独站


从1岁半到2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向后退着走,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在成人照顾下,能在宽的平衡木上走

*能快跑

*能扔球

*喜爱童谣,歌曲,短小故事和手指游戏

*能拉开和闭合普通的拉链

*能模仿做家务(如给成人搬个小凳子,学者捏面食)

*能手口一致说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能主动表示大小便的意愿

*知道并运用自己的名字,如“宝宝要”

*能自己洗手,擦手

*会说3-4个字的短句

*会一页一页的翻书

*会模仿折纸,能堆6-10块积木,拼1-3块拼图

*喜欢玩沙,玩水

*能认出照片上的自己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不会独立走路

*不试着讲话或者重复词语

*对一些常用词不理解

*对简单的问题,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

*认不出镜子中的自己

*囱门没有闭合


从2岁到3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乳牙出齐20颗

*会骑三轮车,能跳远,能爬攀登架,能双脚向前跳,能独自绕过障碍物(如门槛)

*能用手指捏细小的物体,能解开或扣上衣服上的大纽扣

*能走较宽的平衡木

*能自己上下楼梯

*能拧开或拧紧盖子

*能握住大的蜡笔在纸上涂鸦

*喜欢倒东西和装东西的活动,如玩沙,玩水

*开始有目的的使用东西,如把一块积木当做一艘船到处推

*能把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如把衣服和鞋子分开

*熟悉主要交通工具及常见动物

*能说出图画中的物品名称

*喜欢听成人念书

*能听懂较多话,但不能说出来

*能说出6-10个词的句子,能比较准确的使用“你”“我”“他”

*情绪不稳定,没有耐心,很难等待或者轮流做事

*喜欢“帮忙”做家务,爱模仿生活中的活动。如喂玩具娃娃吃饭

*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不能自如地走,经常会摔倒,不能在成人帮助下爬台阶

*不能指着熟悉的物品说出它的名称,不能说2-3个字的句子

*不能根据一个特征把熟悉的物品分类。如把吃的东西和玩具分开

*不喜欢和小朋友玩


从3岁到4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交替迈步上下楼梯

*能倒着走,能原地蹦跳

*能短时间单脚站立

*能画横线,竖线,圆圈

*能一页一页地翻书

*喜欢堆积木

*能认真听适合他年龄段的故事,喜欢看书,并假装“读书”

*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能说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名称

*能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问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等

*能简单讲述看到和发生的事情

*能记住家人的姓名,单位,电话和家庭地址等

*能熟练使用筷子,勺等餐具

*知道家里东西的位置

*能按“吃的”“穿的”“用的”将物品分类

*能用手指着东西数数

*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一些简单的规则,但常常不能坚持做

*能参加一些简单的游戏和小组活动

*非常重视看护自己的玩具,有时会变得有侵略性。如抢玩具,把玩具藏起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不能报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不能说3*4个字的句子

*不能自己一个人玩三四分钟

*不会原地跳


从4岁到5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熟练地单脚跳

*能沿着一条直线行走

*轻松地起跑,停下,绕过障碍物

*能正确地握笔,能画出简单的图形和人物

*能穿较小的珠子

*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能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分类并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能独自看懂并说出简单图画的意思

*喜欢听有情节的故事,猜谜语

*理解日常生活的顺序:“我早上起床,穿衣服,刷牙,然后上幼儿园”

*能回答“谁”“为什么”“多少个”等问题

*能说出比较复杂的话。如“我还没看清楚猫的颜色,它就跑过去了”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能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但有时会因为小挫折(如搭积木无法搭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而发脾气

*喜欢和小伙伴玩,开始有“最好”的朋友,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喜欢成人的表扬,对取得的成绩很自豪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无法说出自己的全名

*无法辨认简单的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不能单脚跳跃

*不能独自上厕所,不能控制大小便,经常尿裤子


从5岁到6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学会交替单脚跳

*能连续跳绳

*能快速熟练地骑三轮车或有轮子的玩具

*能自己穿衣服,进餐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笔,能画出许多形状

*能用各种形状的材料拼图

*能把各种各样的物品分类,按从短到长,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物品排序

*能把时间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5点钟了,该看电视了”

*能辨认一元,五元等钱币

*能边看图画,边讲故事

*能接电话,并能真确地转告简短的口信

*喜欢伙伴,有一两个要好的伙伴

*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轮流玩,一起玩

*喜欢参加集体游戏和活动

*能关心别人,尤其是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受伤的孩子和动物特别体贴

*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情绪大起大落的情况减少

发展警示   有以下状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去看医生

*不能交替迈步上下楼梯

*不能安静地听完一个5-7分钟的小故事

*不能独立地完成一些自理技能,如刷牙,洗手

0-9岁的31个敏感期,都是成长的“飞跃点”!

2017-9-26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123)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在敏感期内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
敏感期很短暂,并且在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然后经过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例如:绘画。如果绘画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喜欢用铅笔涂涂抹抹,但大多数大人会从洁净的角度出发,不让他们乱涂抹,阻止他们。但如果过了这个时期,让他画也没什么兴趣了。
下面,我们就细数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备注说明: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敏感期时间会有所差异,但是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宽松,没有压抑或者特殊经历的孩子通常会在这个年龄阶段内。)
1、光感的敏感期 0-3个月
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2、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4-7个月
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建议:添加辅食的开始,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单,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3、口腔的敏感期 4-12个月
特点: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的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2f.jpeg

4、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6-12个月
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时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仍个够。
5、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2岁 小肌肉1.5~3岁
特点: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作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6、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
特点: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建议:此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
7、语言敏感期 1.5岁-2.5岁
特点: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建议:大自然赋予了孩子这种能力,从观看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型直到突然开口说话,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敏感期积攒的力量。有些孩子说话晚,如果不是病症,那么就有可能是环境的影响所至,不管他会不会说话,我们都要不断给他注入“养分”,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开口说话了。同样,良好的语言教育会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会与人交往。
8、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岁6个月-3岁
特点: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的年龄2-3岁。
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项: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过程.)
自我意识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护这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格的和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样一个能力。
9、社会规范敏感期 2岁半-4岁
特点: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建议:和更多的孩子接触。一般2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准备入园了,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10、空间的敏感期 3-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在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学奠定兴趣基础。
11、色彩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建议:给孩子提供多彩的颜料,及相关书籍,为日后绘画兴趣奠定基础。
12、逻辑思维敏感期 3-4岁
特点: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下雨?”“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等等。这些问题总是让家长感到应接不暇,可是孩子却不管不顾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一次地给孩子解答时,孩子开始出现了逻辑思维。孩子正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 3-4岁
特点:孩子从这时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又是大多数孩子建构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们都非常乐意选择剪、贴、涂等等这些工作。从身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尽量不要打扰专心工作的孩子。
14、藏、占有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拥有物质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而当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自己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也就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间。
15、执拗的敏感期 3岁-4岁
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家长比较挑战!
特点: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建议: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1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岁-4.5岁
特点: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厕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黄渍;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没有垃圾桶就必须拿着;红灯亮了,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一个人没有也不能过马路,已经过了必须退回来,退回来也不行,谁叫你这样做了!
建议:依然是尊重孩子!这时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个整个的饼子是否能吃掉,是否会成为他浪费的喜欢,等等,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在什么时间只针对什么事。
17、诅咒的敏感期 3岁-5岁
特点:“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而且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建议: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语言,这并不是他真的想表达的,慢慢等待这个阶段过去。
18、打听出生敏感期 4-5岁
特点:孩子往往在这个时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并且一遍又一遍地问。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因为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
建议:家长们认真地拿出百科全书,将生命形成的全部过程科学地讲给孩子听。
19、人际关系敏感期 4.5岁-6岁
特点: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
建议:家长可以给一些人际关系相处方法的引导,不过身教大于言传。
20、婚姻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在人际关系敏感期后,孩子便真正展开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建议: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家长都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21、审美敏感期 5岁-7岁
特点:审美是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
建议: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时总是喜欢化妆。当然,在成人眼里这些“妆”化得很离谱,但是这些女孩子们总是热情不减,并且总在所有人面前走来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夸奖之后,她们才会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转身又会到别的老师面前展示。除了化妆,女孩子还喜欢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和打扮。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时,我们无需对美做任何评判。5.jpg
22、身份确认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孩子们会给自己一个又一个身份。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开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穿着白雪公主服装的小朋友,你必须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应你。孩子在这个身份确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建议: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会很感兴趣,说不定你就培养出一个著名演艺家呢!
23、性别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大概4岁时的孩子最重视的就是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观察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建议: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于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态度必须客观和科学,就如同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样。当然百科全书这时是最好的工具了。
24、数学概念敏感期 4.5岁-7岁
特点:孩子到了4岁多时,总是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是几点,有几个人?这是因为孩子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是能够将数名、数字、数量配上对。
建议: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最初发展,而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这时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买一些日用品,通过花钱锻炼数字能力及经济能力。
25、认字敏感期 5岁-7岁
特点: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符号,我们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让孩子把动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来去学习文字。
建议:在这个阶段,孩子只能宏观地认识文字,也就是一个整体的形象,还不能够分解字的笔画,也达不到书写。孩子也会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兴趣,比如他们会发现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别的地方出现。
26、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4岁-7岁
特点:这是人生来俱有的智能。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的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展现。而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觉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
建议:在这个敏感期的发展上,我们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的发展了。
27、延续婚姻敏感期 5岁-6岁
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个时候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28、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孩子0~6岁的发展是一个人宏观发展的微观缩影,到了6岁他们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
建议: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捡垃圾活动、自己做手工义卖捐助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时机。
29、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在完成了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建议:比如通过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法,这种方法学习的是数学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0、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兴趣比我们想象得要强烈的多,孩子在六岁前,总是能保持好学、好奇的品质。
建议: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观察大自然。
31、文化敏感期(6~9岁)
特点: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建议: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以上是0-9岁孩子的31个敏感期,基本可以涵盖孩子成长中的主要阶段。
       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关于亲子教育的45条金句

2017-9-25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318)

1.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2.父母最需要意识到的就是,无论自己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言行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要一点一滴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为人父母。

3.在一个温和,充满善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不会出现大问题。孩子性格与品行出问题,责任基本处在父母身上。

4.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5.任何教育的进步都是极其艰难和缓慢的,与其期待国家的教育变革,不如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6.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生活多艰辛,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边,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险之中。

7.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人生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没有生活在自己家里造成的。

8.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于小孩获得较好营养,较高学业成绩,较不会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即使父母双方只有一人能赶上晚餐也会有上述效果。孩子的未来,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厅里就已经决定了。

9.切勿在就餐是训斥孩子,餐桌是共享食物,交流思想与见闻的佳所。融融的亲情也有助于孩子学会感恩和餐桌礼仪。

10.切勿在孩子临睡时进行教育,时常怀着恐惧,带着泪水入眠的孩子,生命会变得十分晦暗。

11.快乐的孩子,都有伙伴,孤独的孩子,性情容易变得古怪。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2.你每天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慢慢的,你便会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是孩子塑造了我们的面貌。

13.和孩子交谈,六岁之前适宜面对面,六岁之后要逐渐改为肩并肩。因为六岁之前的孩子在意你对他的关注,而青少年则不希望你“盯着他”,而是能够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交谈,这样他更容易打开心扉。

14.父母发现自己误解了孩子或教育方式不当,应该诚恳地向孩子道歉。

15.有教养的父母,不一定就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缺乏教养,孩子必倒霉。

16.要正确对待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或与老师争吵。

17.不要当孩子的面,与老师或其他家长议论孩子的优缺点。

18.孩子在学校遭受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父母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替孩子申诉,但同时也需意识到,如果这样沟通,申诉毫无效果,你就需要设法为孩子换一所学校。

19.即使孩子的学业成绩欠佳,父母也应权利鼓励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应该有勇气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因为最终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继续学习的信念。

20.孩子成绩欠佳时,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变得沮丧,狂躁,失去信心,孩子即使输掉学业,他也不一定会输掉人生。如果父母丧失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定也输掉了。

21.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的麻烦在于,祖父母对孙子的喜爱往往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喜爱,同时祖父母总是倾向于人为自己比孙子的父母更聪明更有经验,只有他们才能够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22.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旦为养育孩子出现分歧甚至争执,几乎没有调节与改善的可能,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气最坏的人手里”。

23.解决家庭中养育第三代人权力的争夺,最好的办法是分开居住,由父母独立养育自己的孩子。最糟糕的情形也莫过于此,你可能暂时伤了自己父母的心,但你因此可以尽到更多对孩子的责任。

24.为贪图生活的轻松,舒适而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的家长,其实是在于未来做一场豪赌。

25.在中国有60%的父母为孩子的未来季度忧虑,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为孩子的睡眠不足忧虑。很多儿童的未来其实是输在睡眠严重不足上。一个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

26.如果孩子情绪狂躁,先检查一下他的睡眠。如果家庭中冲突不断,先检查一下全家人的睡眠。

27.只要出自真诚,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越多越好。当孩子往前走,他回头时最渴望得到的是鼓励的眼睛。

28.艾瑞克.佛罗姆说:在性爱中,两个分开的人结合为一体。在母爱中,曾为一体的两个人被分开了。母亲不仅需要容忍,她还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同她分离。母亲以爱和具体的帮助,使孩子顺利与自己分离。

29.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

30.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后续学习时的“学业枯竭”,也就是早期学习投入过度,后续学习必然失去成长的空间。

31.任何身体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往往都是最难治愈和最严重的。

32.在严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孩子适当的对分数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33.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对他的成长更有助益。

34.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孩子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

35.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的天份越高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越为苛刻,所以,“莫扎特如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灾难。”

36.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若有智力或健康方面的重大局限,他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更为苛刻,为人父母就要倾其全力给予孩子关爱与帮助,孩子任何进步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

37.一个孩子若是性格内向、羞涩,就让他内向、羞涩好了,什么时候想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应该勉强他。

38.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识,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责任之所在,既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不能承担的责任。

39.当众责骂和惩罚孩子,几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虐杀。

40.即使你认为非常有必要批评或惩罚孩子,也需要先克制一下,克制可以避免犯错,变得从容、理智,这都有助于你在教育孩子上做到“最不坏”。

41.越是“成功人士”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忽视与盲目自信;越是“底层人士”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灰心失望。

42.天生胆小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变得大胆,对儿童所有本质特性中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和缓慢的改善。

43.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辨别这两者的区别。

44.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容易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带来早衰。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45.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其他方面就听从命运的安排。

研究表明,1到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认知阶段,人一出生的脑重量为400克,是成人智力的25%,6个月变为50%,12个月66%,3岁就会达到成人智力80%,这就是所谓的“三岁定终身”,证明幼儿期是发育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孩子错过感统训练黄金期,还有效果吗?

2017-9-24 杨老师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1364) 标签: 感统训练黄金期 注意力训练

     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都是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而这个时候孩子已经错过了感统训练的黄金期(3-6岁)。家长会有疑问,错过了黄金训练期,感统训练还有效果吗?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环境中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感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种分析,对比,综合等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觉统合是一切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根本,与大脑和身体的发展息息相关。

      儿童在十二岁之前,大脑的神经网络还没有完全连接,所以每个儿童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感觉统合能力。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于感觉统合能力的高低。

005.jpg

0-3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各项感觉统合能力在慢慢发展,如果在这个时期给予孩子一定的感统刺激,可以预防日后出现感统失调。

3-6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给予孩子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专用神经通路岁感觉统合而增多并使大脑五个语言区都发育成熟并建立联系。这个时期是儿童语言,智力,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6-12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弥补期,需要力度大,密度强的训练。在这个时期,儿童已经具备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部分行为及心理已经形成,想要改善感统失调,就需要高强度的训练,让孩子接受大量的感统训练刺激,从而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

     即使孩子错过了感统训练的黄金期,只要坚持训练都会有效果的。在12 岁之前,只要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是可以改善孩子感统失调的情况的。在12岁以后,孩子的感觉统合功能基本发育成熟,大脑的网络连接已经大部分固化,这个时候想通过感统训练来刺激感统六大感官,来改善感觉统合的状态,必须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和更高强度的训练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

    虽然孩子错过感统训练的黄金期在进行感统训练,依然可以改善感觉统合能力,但是家长还是因该提前预防孩子感统失调,在婴幼儿时期给予足够的刺激,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接触,多爬多跳多运动,是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更加完善,孩子更加健康自信!

感觉统合常见的错误观念

2017-9-10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071) 标签: 注意力 感统训练 大肌肉运动 体育训练 发育迟缓 平衡协调

    很多家长虽然知道感觉统合,但是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观念。

错误观念一:现在感觉统合能力差以后会自行慢慢好转

     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很多父母在孩子喜欢爬行,在地上玩耍的这个时间段,因为嫌弃地上脏,或者保护孩子从而进行过度的保护,缺乏运动,造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不协调,但往往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没有引起重视,想着可能是因为孩子现在年龄小,以后长大就好了。但实际上0--6岁是孩子各项运动机能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儿童的很多潜能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错误观念而二:等问题明显出现之后在训练

     许多父母认为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的一种治疗性的训练,发育正常的儿童不需要进行感统训练。而实际上,感觉统合的过程是儿童认知和学习的过程。。在6岁以前,特别是0-2岁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认知和理解世界,必须一实际的感觉来认识和学习。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感觉运动成熟与否,在日后智能学习和思考前期(0-6岁)儿童成功与否的基础。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儿童,即使能够用大脑进行记忆性的学习,但观察,组织,想象,推理上的大脑功能就会有应用上的困难。感觉统合训练应该贯穿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整个过程,不能等到出现问题了才开始进行训练。

错误观念三:把感觉统合训练理解为大肌肉运动

     有的父母把感统训练简单的理解为运动难度或幅度大的肌肉运动,认为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训练,甚至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完全代替,从而忽略掉了感官训练应当以协调训练,大肌肉和小肌肉训练,手-眼-脑的协调训练为主。大肌肉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但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达到的效果也并不明显;而感觉统合的教育过程则是创设一定的环境,是儿童接受正确的,丰富的,不间断的感觉刺激,一大道激活儿童心理,引发积极行为反应的目的。感统训练所发出的感觉刺激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多种感觉,并使这些感觉在同一时间内不断交互,重复,达到感统训练的效果。如果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的感觉刺激,如大肌肉运动,必然会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从平衡变成失衡。

      如果家长朋友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的儿童发展缓慢,看到宝宝因为没有爬行等原因平衡协调差,笨手笨脚,不要以为只是因为现在小,长大以后就好了,如果家长不重视,等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小动作多,无法流利的阅读等学习障碍,这是不仅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还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感统训练的黄金时期。但是家长也不要着急,只要在12岁之前,孩子的大脑网络还没有发展稳固之前通过感统训练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感统训练提高孩子的这些能力!

2017-9-7 杨老师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1275)

nengli.jpg

父母们是否意识到感统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2017-9-7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039)

感统111.jpg
豫ICP备18031914号-1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 / GANTONG.CC 技术支持 / 洛阳翼展科技
TEL / 18738412791 QQ / 253097215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