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专注于儿童感统训练,洛阳专业感觉统合失调培训机构。


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真正缺失的是学习能力的不足!这与感统失调有关。

2018-4-4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419) 标签: 注意力 感统失调 成绩差 上课不专心

    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不理想的时候,都会替孩子选择一个培训班,语文不好补语文,数学不好补数学,但是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总是感觉很困惑,效果总是治标不治本!孩子真正缺失的是学习能力的不足与耐心自信心的不足。


    每次补课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补课或许真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往往治标不治本,这往往是属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

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我们要从孩子根本上入手,孩子可能出现感统失调的情况!


感统失调会导致什么?


现在的孩子,三岁前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沟通渠道受限,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手机、电视、平板电脑这些产品都是个体产物,孩子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这些产品上面,导致感统失调。孩子三岁前的玩伴少之又少,

现在的家庭住所让大部分让孩子活动空间受限,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代替成长、包办过多的现象,

家长外出总担心孩子生病,不让孩子出去玩,怕摔着、怕走丢、怕坏人,即使出去家长也是一直牵着孩子的手,

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们缺乏团体游戏,活动量不足、生活环境单一,造成了儿童感觉动作发展不佳,

进而影响了身体形象的建立,最终导致儿童认知方面的不足,这种现象在上小学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坐不住,

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大动作笨拙,平衡能力不佳,人际关系差,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信心差,胆小粘人爱哭,

做作业拖拖拉拉……


     很多家长往往很焦虑,认为孩子的感统失调是由于自身的照顾不周,或者没有提前给孩子预防而导致,经常埋怨自己,埋怨老人,造成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其实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让家长们措不及防,加上没有科学的应对方法,导致现阶段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伴随的是能力的不足,尤其家长关心的学习能力,所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啥效率也很慢!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来童翼感统注意力中心吧!


童翼一站式解决以上所有问题,让孩子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给孩子一个提升的机会,让孩子专注、自信的迎接下学期!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闭症儿童

2018-4-1 杨老师 自闭症 评论(0) 浏览(1063) 标签: 世界自闭症日 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

timg000.jpg

阅读全文>>

一到三年级小学生注意力训练题目

2018-3-28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102) 标签: 小学生注意力 学生注意力 注意力提升 注意力课程 学习成绩

我们大家知道小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大家不要着急,下面就是我们童翼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些有关小学一到三年级注意力训练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训练预期: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第一关: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28715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28715
56821 88245 35628 25436 87543
25864 39854 23684 25916 58736
第二关: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老鸟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第三关 听词训练题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
凳子 课桌 洗衣机 篮球 电视机 自行车 书包 电冰箱 作业本 葡萄 空调 电风扇 电话机 被子 杯子 钢笔 手机 篮球 羽毛球 打火机 飞机 刀剑
我们童翼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些有关小学一到三年级注意力训练题目,希望大家能辅导学生认真的练习练习,相信对学生的学习会很有好处。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注意力训练课程报名中!

2018-3-28 杨老师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1395) 标签: 注意力培训 儿童注意力 培训课程 洛阳注意力

注意力.png

阅读全文>>

百度百科关于感觉统合的解释

2018-3-22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987) 标签: 注意力 感觉统合 感统失调 百度百科 洛阳培训

感觉统合:https://baike.baidu.com/item/感觉统合

感觉训练:https://baike.baidu.com/item/感觉训练

洛阳童翼:https://www.baidu.com/s?wd=洛阳童翼

至臻完善!缔造专业感统新座标!

2018-2-1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060)

阅读全文>>

你真的了解感觉统合吗?

2018-1-17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097) 标签: 感觉统合 感统训练的好处 感统失调的表现 感统失调的影响

定义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再由大脑指挥身体进行运作的过程。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 Jean 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 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 1972 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 (J.Ayres) 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4、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不能像其他宝宝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语言表现能力差等。



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

影响个体的学习活动

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影响个体间的人际交往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在孩子幼年是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方面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尤其突出的是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 50% 。

感觉统合失常的主要原因,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活动空间小。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笨手笨脚、严重害羞、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抑制和交接感觉信息

*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

*最终目标是达到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让孩子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的端正,动作协调,注意力集中

*让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得到成长

*孩子有了成长的身体,才会有成熟的大脑;有了成熟的大脑,才有成功的心理。

      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理论为感统失调的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当然,最终感觉统合应该成为一种概念,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感觉统合训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感觉统合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它是城市儿童必上的一门课。

感觉统合失调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有的家长认为只有给你听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多数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和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疗愈注意力,情绪和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2017-12-30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137) 标签: 注意力 注意力缺失 学习困难 情绪障碍

本文是重本老师亲力翻译的一篇非常严谨的有关儿童健康的医学文章,文章很长,但是信息量极大,你将了解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孩子到底怎么了?感兴趣的家长,请给自己20分钟,慢慢读下去。

小编PS:这篇文章因为是译文,读着很费劲,不过信息价值高,很多信息是非常革新你过去旧有的知识系统,初读可能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不过文章所描述的大部分信息在合悦身心的工作室都正在被发现和验证,比如说:我们发现喝牛奶对很多小朋友来说,是会引起孩子多动,安静不下来。再比如,很多孩子身体薄弱,他不喜欢运动的原因是,他的身体在运动的时候有很多非常不舒服的细微感觉在影响他去做活动……

Healing Ou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al, Emotional and Learning Challenges
作者: Susan R. Johnson, M.D. 8/12/2006

文章来源:http://www.anthromed.org/Article.aspx?artpk=702

疗愈注意力,情绪和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我们的社会有一种流行病。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贴上越来越多的标签。比如注意力缺乏症(ADD),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ADHD),语言障碍、学习障碍,包括视觉或听觉处理障碍,泛自闭症障碍如PDD,阿斯伯格综合症和自闭,这里所举仅仅是其中的几个而已。我们的孩子怎么啦?这些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的弟弟在2岁半岁时被加利福利亚一家大型大学医疗中心诊断为多动症,他的精细动作和大动作发展迟缓,缺乏眼部接触,受挫折时大哭大喊,不说话。等到差不多四岁的时候,他终于开始说话了,他没有那么强的受挫感了,变得合群多了,不再符合自闭症的定义。于是对他的诊断变为说话和语言失调,他说的话很难让人明白。当他尝试与人沟通时仍然很受挫。他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口齿不清,别人很难明白他说什么。因为他小的时候总是很暴躁,而且又似乎总是很情绪化,他又被贴上了另一个标签:轻微脑功能失调。

  弟弟上学了,他在读和写方面都遇到很大的困难。他记性很好,几乎可以记住你告诉过他的所有东西,可是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他既不会拼单词也很难书写,完成要书写的作业非常困难,于是懒惰的标签就一直贴在他的头上。直到他上大专的时候,一个教授发现了他的天赋,也发现了其实他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他在同一所大学被贴上了非听觉学习困难。

所有这些标签都影响了弟弟的自尊心。我想他一定觉得自己不正常或不够聪明。长大以后,他没有信心去追寻他的梦想,害怕失败,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失败了很多次了。所以,我从来不相信标签。标签把孩子放进盒子里,他们很难从里面出来。弟弟被贴的标签换了一个又一个,连“专家”都不知道该给他贴哪个标签了。

随着我儿子出生,我就更近距离地看到这些标签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开始的时候,因为我的儿子是剖腹产的,而且从来没有腹部爬行,脖子总是僵硬,其他家长说服我把他送到生物动力诊所一位很好的整骨医生处治疗。接着,一位华德福幼儿园老师出现了。她是一个受训的学前和幼儿园老师,是她第一个教会了我,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及神经通路的治疗中,运动有多么的重要。我的儿子有这样一位非常好的幼儿园老师,放学后,老师每周两次,每次与他进行两个小时的工作,这样持续了一年半。老师带他做和谐的、没有竞争性、和谐的动作(运动)。她的出现总是很平和。她活在当下,切苹果做苹果酱的时候,无论是她的思想,还是她心中的感觉或是她实际的切苹果的动作都完全在切苹果的状态之中。她的话语和所有的思维运动,心灵和身体都是一体的。我的儿子4岁半的时候学会了用手拿蜡块和涂鸦,而接下来的一年半里,他学会了手指编和编毛线(那种上下穿毛线做袋子的方式)。我的儿子从连一个很大的球都接不住到可以轻松地跟着她满屋子跑玩网球。他的平衡,听觉和语言能力都戏剧性地得到了提高。他变得合群,跟小伙伴建立起联系跟他们一起玩充满想象力的游戏,他过往对碰触的过度敏感也同时消失了。

我得学会他在华德福学前班和幼儿园的老师们所知道的,运动与脑部发育的关系。我已经完成了4年的医科学校,3年儿科高级专科住院实习期,还完成了3年的儿童行为与发展Fellowship Training。我学过如何确认不同的学习路径,是声音的,视觉的还是肌肉运动知觉的,可是我没有学过任何感统方面的东西。看到儿子一路发展的转变后,我完成了3年制的华德福教师培训,接着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跟从史代纳学院的物理治疗与感统专家Ingun Schneider学习感觉统合。我参加了许多神经心理学家的工作坊,比如Handle Institute的Judith Bluestone 和Carla Hanaford,他们都在脑部健身操领域工作。我从这些学到的是,运动构建儿童的神经通路,这些通路让他长大后可以读、写、拼、数学,带来集中的注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在前庭系统(包括平衡与肌肉紧张度)与听觉处理(理解和跟从口头指引的能力)之间有一个关连。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听力是正常的,仍然有听觉处理困难,那么,强化他/她的平衡能力会带来帮助。如果一个孩子有轻度的肌肉紧张,并且带有轻微的流口水,说话口齿不清,那么加强运动,特别是平衡方面的运动会强化孩子整体的肌肉状况,并且让孩子的辅音发音更清晰。

此外,本体感受(孩子觉知他/她的身体在空间位置的能力)与孩子安静坐好及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关。如果本体感受系统没有完全形成或者仍未一体化,则孩子难以专注。在头7年的生命里,孩子的大脑需要形成一幅地图,一幅他全身肌肉里、筋腱和关节里的压力接收器的地图。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宇宙的规律,大脑总是知道身体在哪里。如果静坐时孩子的大脑无法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哪里,那么孩子在看黑板或者看着老师时就需要使劲地动肌肉或者坐在他的脚上好“感觉”到与身体的连接。可是,一个看老师时在椅子上扭个不停地孩子,通常会被当成不专心,贴上注意力缺失的标签。
此外,这个孩子的空间觉知也没有得到发展,他不能感觉到他的身体在空间的什么地方,并且在看抽象的图像比如字母或数字时缺乏内在的运动感觉。孩子的眼睛会跟从字母和数字的直线和曲线走,可是那个形状没有在她心里留下印象。这个孩子会忘记这个形状,不记得2或3的方向,分不出哪个是“b”哪个是”d”。于是除了ADD(注意力缺失)标签之外,这些有本体觉知困难的孩子通常又会得到视觉处理和视觉记忆学习困难的标签。

最后,如果一个孩子的触觉没有完全一体化,这通常是很快的自然产,剖腹产或者使用产钳带来的,孩子的触觉会过度敏感,有时候甚至是触觉敏感度减弱。就是这些孩子,他们总想剪掉衣服上的标签,或者想把袜子反过来穿这样才不会感觉到线头。他们通常不希望穿长裤,长袖衣服或者夹克,因为他们动手和脚的时候总会感觉到纤维蹭到皮肤。他们的头皮过度敏感,不喜欢梳头。他们不喜欢剪指甲。就是这些孩子,总是从一群伙伴中退缩,表现出害羞,因为他们不喜欢被其他孩子无意中碰到,那样子被碰到对他们而言有时候就像被打了或者拍了。有时候这些孩子展现出攻击性,被“碰”或“撞”到后会以他们所感受到的方式打其他孩子进行自卫。轻轻的一“碰”或“撞”仿佛被放大了一百倍。

总而言之,有这些感觉统合问题的孩子常常很难跟伙伴们相处。他们的大脑和眼睛忙于帮他们维持平衡,找到他们处身的空间,避免撞到其它物体和其他人。这些孩子百务缠身,他们没有那么奢侈或自由的心思去注意身边孩子们微妙的非口头暗示。他们的伙伴关系糟成一团。

此外,因为这些孩子都有一种或多种的感觉统合困难,他们的神经系统需要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因此总是处于压力之中。这样的孩子的交感神经系统处于“打或逃”状态中,每天都在苦苦求存。孩子这些紧张的神经系统中的主导功能被界定不在当下。他们无法在一个时间注意或专注在一个刺激物上,因为他们的生存一贯依赖于可以在同一时间注意很多事情。这样的孩子通常被定义为多动症。他们的斜瞳孔常常是张大的,他们的手和脚很多时候都是冷的,他们高度警戒,容易分心,他们对声音过度敏感,他们无法专注。他们的动作笨拙而机械,他们的消化也不好。他们对糖和咖啡因带来的作用极端敏感,容易暴躁,而且一生气就整天都无法自拔。A mind that is stressed is functioning in survival mode. 在这种苦苦求存的情况下,孩子无法进入其更高的学习的中心,也因此新的通路和神经连接很难构成。

像ADD,ADHD,口头与语言失调,学习困难,自闭也许实际上代表着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性。被贴上ADD的孩子的本体感受系统没有一体化,而这也可能导致视觉处理失调。而贴着声觉处理失调标签的孩子,特别是那些会身体一动起来就忘记自己要做什么的孩子,也许是前庭有困难。被称为自闭的孩子也许是他们的本体感受、前庭与触觉系统有严重障碍,新陈代谢系统很弱,肠道渗漏。(原文:“leaky” intestinal tract..)

如果经常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在生命的头两年),日常饮食中单糖过高,或者压力过多,那么他/她就可能会缺乏大部分的健康肠道细菌。肠道里的酵母菌也许会过多,这就会引起炎症,肠道壁不再健康。那么某些食物中部分消化的蛋白质,比如大豆,小麦的麸质,牛奶中的酪蛋白,会通过炎症而被有漏洞的小肠壁吸收,而不是在大肠运动时被排泄掉。这些部分消化的蛋白质在身体里被打碎,它们的有毒副产品就能通过血-脑进入中央神经系统影响语言中枢与脑部其它感觉区域。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和疗愈孩子的神经系统呢?首先是韵律性强,和谐,没有竞争性的运动,比如走路,远足和游泳。运动治疗可以强化平衡感,本体感受能力和触觉。这些可以帮助统合感觉系统的运动必须要和缓。必须要小心不要刺激交感神经,给神经系统带来“压力”。如果运动治疗做得太快或有太多的竞争性,那么神经通道就无法建立。孩子需要让副交感神经系统放松才能建立起新的神经通道。孩子需要全然地进入当下,对他/她所做的充满爱与热情。我们不能像看一本烹饪书或抄一份清单那样来做运动治疗。治疗者需要参与到孩子的运动中,以爱的方式全心地与孩子在一起,那样孩子才能放松、动起来并创建出神经通路。然后,不要再单靠兴奋药物了。这些兴奋药物可以让孩子专注,却可能会削弱或抑制神经通路,对于这些药物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我们还是一无所知。

我还认为,给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应该使用到他们所有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特别是实际动手做的学习体验。我们的文化,甚至是某些教育机构,依赖电视,电脑和视频游戏来进行教学,而不是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感觉。年幼孩子做的竞争性的运动过度刺激孩子并给神经系统带来“压力”。高糖分的食物,缺乏必须的欧米茄3脂肪酸(在鳕鱼肝油,鱼,核桃,亚麻籽油,藻类,深绿色叶菜和母乳中都有)睡眠不足,久坐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到那都是坐车而不是走路)都令孩子的神经通路髓鞘化,神经通路无法建立。此外,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包括一些疫苗里的水银,都会对这些敏感的通路造成影响。

是时候停止给我们的孩子贴标签,该停止给他们吃改变神经激素水平的药物了。是时候慢下来,关注当下的一刻了。是时候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吃有营养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把电视、收音机和电脑关掉了。是时候让孩子们在家里,在学校和在自然里做许多健康的,有韵律的运动了。是时候疗愈我们的孩子了!

(本文来源|翻译:重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小见过世面的孩子,竟然如此优秀!

2017-12-27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906) 标签: 家庭教育 家教 洛阳学区房

留心身边的孩子们,你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彬彬有礼,活泼开朗,有主见,显得特别“优秀”。而有的孩子粗鲁无礼,不懂规矩,活脱脱就是一个“熊孩子”。

孩子之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原因就在于“见识”不同。

知乎上有个提问:“见过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个回答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见过世面的孩子,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优秀”?

前几天和几个好友聊到这样一个话题:你见过特别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怎样的?

然后大家就纷纷列举了身边“优秀孩子”的父母们。虽然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大学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好友A说,她认识一位妈妈,来自二线城市。不是书香门第,家庭经济也说不上富裕,但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还不到5岁,就已经跟着妈妈游览了国内不少的名胜古迹,以及周边几个国家。平时周末常常跟着妈妈四处游玩,发现各种好玩的,例如做彩陶、看人偶剧、徒步等等,很多大人都没体验过的东西,这娃儿都亲身体验过了。

所以虽然才小小年纪,他比身边的孩子就更为稳重,来到陌生的场合不会怯场,来到熟悉的场合也不会人来疯,并且很多时候,这娃儿总是好奇心满满,非常有主见。比如,来到游乐场,孩子们都想去玩摩天轮、海盗船,他却想尝试“画个可爱的小丑妆”,原因是“我已经坐过摩天轮和海盗船了,我想化个妆,拍个照给爸爸看,看看爸爸还认不认得出我。”


好友B说,有位前央视编导的妈妈,现在在做家庭主妇。他们没有买房,还住在单位分的一个只能居住的老小房子里,物质方面也极为简朴。但她工作经常需要出差到处跑,她就带着孩子一起(从还未断奶的时候)。

所以她的孩子虽然还不到6岁,却像个“小大人”,不仅一点不怕生。在别人问她事情她如果不知道,就会礼貌地承认不了解,并给出“可以百度哦~”的建议;也可以在受到熊孩子误解的时候,说“妈妈我不理他就是了。您不是说过,话要说给懂的人听吗?”这样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后来见到她的孩子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深深感觉,家教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也正应了那句话: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妈。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但他们的背后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

见识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

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这句话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以前去面试一对双胞胎女孩的家庭老师,认识了一位非常知名的董事长父亲。他的妻子在国外留学,所以他就既当爹又当妈。他告诉我,每次出差去国外,都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他们在欧洲一路游历,去伦敦,去威尼斯,巴塞罗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一双女儿很开心,在卢浮宫博物馆出来之后,说感觉今天2小时的参观,收获并不比在学校里一学期的艺术课少。那位父亲也说,虽然我们请了假,但我们行万里路,都是知识。


他说: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是有贫穷基因的,他们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没出去见过世面。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会有一种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害怕没饭吃,所以拼命赚钱,希望出人头地,拼命地用物质来装点自己。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会是这样。

所以,他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见外面的人,所以他的孩子们也不一般,你能感受到身上的那种平和与从容。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说,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对此,我深感认同。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什么意义?

因为见过世面,孩子们就更容易对物质保持一种天然的宁静,对欲望有天生的收敛,他们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而是对精神有无限的渴求。

他们会知道,一个人不应该囿于乡土,而是应该走南闯北。一个人非常努力,就可以有机会成功。见世面给予孩子的一切,带他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将在他们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永远留存。

让孩子见世面一定要很有钱?

或许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有见识”的优秀之人,但没有谁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这时候作为父母的,则是能将外界一切新鲜事物传达给孩子的最佳人选。

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想让孩子有见识,那自己也要成为有见识的父母。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广袤,未来的宽阔,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意义,这样他们就才会有平和的内心,和生机勃勃的勇气。

我们不能让自己孩子的世界,只有方圆几里地,我们希望他看到的世界,是开阔的、丰富的、美丽的、多样化的。


但让孩子见世面一定要花很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有见识的父母,不等同于有钱的父母。不然那些土豪为什么还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我觉得有位成功的妈妈说得很好,一个见过世面的孩子,不是带孩子去报个班旅个游去外面晃荡一圈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因为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将这些经历过的路途化成脑海里的一副画面,却不能融入他的灵魂之中,成为自己终身散发的气质。

作家龙应台也曾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有些家长物质生活并不好,但他们通过努力、勤奋,对万事万物的平和,对所遇到之人的真诚,言传身教地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上。

因为:

父母的见识和眼光,比父母的金钱更重要;

父母的放手和鼓励,比处处帮孩子铺路更重要;

父母的高效陪伴,比让孩子报夏令营出国更重要;

给孩子准备一屋子书,比给他买800万的学区房更重要。

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比如,周末带着孩子一起读一本课外书。也许,这就足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保留无尽的幻想

见世面对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维,也决定了孩子能见多大世面。

于丹:最该告诉孩子的7个人生关键词

2017-12-27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865)

您的孩子有礼貌吗?有规则意识吗?在犯错之后有勇气承认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情绪消极吗?对外界压力评价感到过度的恐惧吗?
圝圝这些细节,在学者于丹看来,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
圝圝今天,小编向您推荐一封于丹写给孩子的信,信中,身为母亲的她,充满理性与情感地给孩子讲述了她认为成长中重要的那些事儿,讲述了她心中的人生底线。


孩子:


圝圝妈妈现在跟你说的这些话,只是我现在的想法而已。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敢说我现在的想法一定正确,你长大以后可以去修正它们,但这是我现在最想对你说的话。


关键词1:常识

常识是我们的最低板,希望你都能达到60分以上

孩子,人要有常识,要懂得社会上最基础的东西。你刚刚上完幼儿园时坚信的那些道理,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也坚信如初。

比如,任何事情要有秩序,要排队,要有先来后到。人越是长大,越是容易变得对很多事情不屑,会觉得那些事情很幼稚。

其实,一个人忘了幼儿园规矩的时候,反而是自己特别狂妄、特别无知的时候。妈妈曾经给你讲过木桶理论:一个桶,如果它是由长短不齐的板子箍起来的,决定水容量的是哪块板呢?你的答案很正确:最低的一块板子。

常识,就是我们的最低板。如果你对于这个世界的常识,包括你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指标都能够达到60分以上,我不会太关注你有几个90分。如果你都在60分以上,那你已经是一个好公民了,你已经能够对自己负责。90分是人生命里的锦上添花,但60分是人生命里的雪中送炭。我只希望你方方面面都在常识以上。


关键词2:规则

从小找到生命的自觉,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

社会在进步,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妈妈和你童年的游戏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妈妈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许耍赖,谁输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你们滑到彼此面前,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你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你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你们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妈妈小时候和同龄人一起跳皮筋、砍沙包,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你们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你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对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你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妈妈希望你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你念大学时再告诉你什么叫做“规则”,已经晚了。


关键词3:犯错

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

孩子,人犯错是难免的。《论语》里子贡说过,一个君子犯了错,就像太阳的日食、月亮的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后,大家照样会仰望它。所以,妈妈从来不希望你做一个完美的孩子,但妈妈希望你犯错以后,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说一声对不起,这就是勇气。人总是要为自己买单的,任何事,不管是做错了,还是受伤了,没人能替代你,最爱你的人也不能替代你。

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关键词4:生命的修复能力

人会遇上什么事,我们无法左右,但生命的修复能力在于自己

你四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你“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一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你“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你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

你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但让我微微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你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能力,我觉得在四岁时告诉你,并不算太早。


关键词5:伪命题

不要被众人以为的伪命题绑架,要用自己的心去好好考评

孩子,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吓着的,是被别人的以为击垮的,人这一辈子要是不被伪命题绑架,可以避掉很多烦恼。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电视上、网络上、微博上,会有太多声音去评判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别人的以为,并不一定能替代你的判断。

前两天吃饭时,你问过我一个你们小学二年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你说527减107,跟527减100加7相等吗?我当时吃着饭,真是不假思索就说,相等啊,一样啊。你听了哈哈大笑。你说,妈妈你算算看。我停了筷子认真地想,527减107是420,527先减掉100,再加上7,是434。我惊讶地发现这两个看起来那么相近的式子,结果却不一样。

所以你看,我们以为的事情有多少其实并不是真相呢?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以为害了。我们更容易被害的,是众人的以为。如果所有的事情,用自己的心去好好考评,你长大后会发现人的烦恼、恐惧、惶惑,很多不安都是并不存在的伪命题。或者是即使存在,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张。

关键词6:科学与艺术

保持对科学和艺术的信任,前者使你理性,后者让你得到释放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保持对科学、对艺术的信任。科学能让人避免无知,艺术能让人活得有趣。

你曾经在三四岁的时候拉着妈妈看迎春花和连翘有什么区别。你带我看它们的花瓣形状、它们是向上长还是向下长的,你观察之仔细、描述之清楚,令我自愧不如。

你也是从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喜欢弹钢琴。虽然你后来练琴很辛苦,但那真的是你小时候坚持的。

不知道你长大以后对科学和艺术还会这么信任吗?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一个相信科学的人,不会陷落于愚昧,也可以少掉很多因无知而来的恐惧。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在你小时候还记忆不深的这个社会,是喧嚣、浮躁的。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那些哥哥姐姐,还有你,希望你们长大以后的社会能更理性。每一个公民的理性,其实是从他们信任科学的态度开始的妈妈是一个数理化学得很差的人,但我深信科学能带给人理性。

你常说,我妈妈会背那么多诗,但我妈妈不会弹钢琴。我很惭愧,这一点我不如你。但我不要求你钢琴一定要考过多少级,我只希望你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能在艺术里找到一种释放。不论你长大后遇到多少挫折,甚至受多少伤害,我依然希望你能保持对善良和尊严的信任。你能够救你自己。

关键词7: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

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标准。成长是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对料事如神的老酋长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放在身后,问老酋长:“我手里的小鸟是生还是死?”他想,你要说它是活的,我就手指一捻掐死它;你要说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就让它飞起来。结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宽容地一笑,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这是一个好故事,它关乎生命的成长。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

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

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

妈妈更希望你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

孩子,你长大以后,可能会修正妈妈的想法。再过十年八年,也许妈妈也会修正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是我现在最想跟你说的话。妈妈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快乐能力的好人。


作者:于丹

文章来源:《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人民文学出版社授权)


豫ICP备18031914号-1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 / GANTONG.CC 技术支持 / 洛阳翼展科技
TEL / 18738412791 QQ / 253097215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