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专注于儿童感统训练,洛阳专业感觉统合失调培训机构。


1-12岁儿童感统失调自测表--家长赶紧来自查,内附训练方法

2022-6-23 邓琳 评论(0) 浏览(153)

1~12岁儿童感统失调自测表





科普时间——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

容易跌倒、胆小爱哭、偏食暴躁,大一点了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他人的话、唱歌跑调、口吃等,这些有可能是孩子感统失调导致的。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中最重要的三大感觉失调分别为前庭平衡失调、本体感失调和触觉失调。



事实上,你会发现只要是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表现。为什么呢?


 一.生理原因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等。


 二.环境及人为原因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过度保护,事事包办。


2.父母太忙碌,陪伴互动缺乏。


3.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4.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5.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感 。




如何锻炼孩子的感统?


前庭觉训练



● 旋转运动

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 摇晃运动

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荡千秋、吊床等游戏。


● 平衡运动

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 跳跃性运动

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 姿势反应运动

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体验

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本体觉训练



通过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脚踏车、攀爬、翻滚等训练刺激本体觉的发展。


此外,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等户外运动可以刺激孩子本体觉的发展。


● 深蹲

让孩子身体挺直,双手向前平举或双手抱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蹲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 背起

孩子身体趴在地毯或垫子上,双脚并拢,家长按住孩子的脚踝,双手抱头,上半身用力抬高。


● 袋鼠跳

家里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里站直,双手抓住袋口的两边,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




触觉训练



通过大笼球、刺球、跳带、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促进触觉的健康发展。


● 洗澡游戏

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里学习游泳。


● 沙土游戏

将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里,让孩子用泥土捏泥球、捏小动物、小房子等各种东西。


● 刷身游戏

用触觉刷刷孩子的手臂、双腿、前胸、后背、手心、足部等部位皮肤,来进行触觉的强化。


● 梳头游戏

用梳子刺激孩子的头皮,首先从右至左往后梳25下;再从左至右往后梳25下;再用同样的方法从前往后、从后向前各梳25下,一次总共梳100下。


● 触觉球游戏

用带突起小刺的触觉球在孩子身上进行滚动、摩擦、轻压,主要刺激孩子的后背、脚心、手心、腋下、脖子。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刻板为特征的精神发育障碍,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以及社会交往。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减轻儿童自闭症的症状,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障碍问题,是作为自闭症儿童训练的一种辅助干预手段,可以改善孩子的刻板行为,对新鲜事物的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家长们有空可以和孩子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小训练哦~

造成孩子触觉感统失调的原因及措施

2019-7-11 邓琳 评论(0) 浏览(1032)

目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0%-30%,此后任桂英报道北京市区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35.9%和10.3%。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揭示,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学习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幼儿感统失调方面的触觉统合失调。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映较差、害怕陌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例如:挑食、偏食、不爱吃青菜、对气味敏感、固执于已取得的经验、行为刻板、自我意识缺乏、防御性较差等。

造成孩子触觉失调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生理上的(先天性的)原因,如因早产或剖腹产使胎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感统失调;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或者人为方面的(后天性的)原因,小家庭和都市化的发展,孩子的活动范围变小,再加上有时保姆和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不许孩子玩沙玩土,害怕孩子弄脏,造成孩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对孩子的触觉感统失调的表现训练应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进行,孩子出生后的前6个月是触觉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母亲对孩子要多爱抚、拥抱、多轻轻拍打、抚摸孩子。孩子在两岁之内爱吃手、吃毛巾、咬东西等是正常的,不要限制,注意清洁卫生即可。

对于6-12岁孩子触觉感统失调的表现,家长在杰奥家庭感统训练中要加强对孩子肌肤的各项刺激,多让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滚、翻跟头,让孩子玩土、玩泥巴、沙子、石头和水等,对孩子的触觉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当宝宝出现这些行为,有可能是“感统失调”导致的!

2019-6-26 邓琳 评论(0) 浏览(1027)



感统是指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一般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学龄期,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有许多孩子看似挺聪明,但是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好像很懂事,却脾气急躁、爱黏人、哭闹、打滚;


看着很可爱,一出门或遇见生人就胆小害羞,适应新环境困难;觉得聪明伶俐,但是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比同龄的孩子让家长多操心……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其实很可能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


常见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

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不能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下课时到处乱跑,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

动作不协调、方向感差,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

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

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

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


特别提示


上面说的不少症状和表现,单独从某一条去看,多数孩子身上都有。


所以,妈妈们别轻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两个症状后,就给孩子贴标签。


感统失调的界定和诊断很复杂,需要专业机构测评。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生理原因


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②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


③孕期不恰当的吃药或打针。



后天性环境及人为原因


①家长对宝宝的过度保护,使宝宝信息接收有限;


②家长忙碌,对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③宝宝爬行不足就学习走路,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④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⑤大人管教过严,造成宝宝压力过大。


 


感统失调的应对


感统失调对人的影响深远,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


一般来讲,6岁之前是真正感统训练的黄金阶段,在此之前爸妈们可以提前做好预防训练

感统失调的8大普遍原因

2019-3-1 邓琳 评论(0) 浏览(1033)



1.胎位不正所产生的固有平衡失调;

2.活动空间不足,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3.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4.祖父母要求太多或放纵,太早机能性认知学习;

5.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6.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7.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致使前庭平衡觉失调;

8.家庭环境影响会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你看,孩子从环境中得到的身体感觉刺激不足会影响其脑功能的发展,家庭错误的爱的方式又会加深这些困难。等他们长大后家长才发现,他们一个个看似聪明,对事物的理解毫无问题,对道理的讲述也头头是道,可就是需要运用身体的时候却死活做不来!然而,社会的大环境明显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那么,当家长发现孩子感统失调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1.父母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

2.积极运用感统训练给孩子提供正面的环境刺激,促进他们感统能力的提高!



导致孩子感统失调的四大主因之一

2019-1-25 邓琳 评论(0) 浏览(825)

0-12岁是儿童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家庭又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主战场,所以,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状态。

有相当多的孩子,本身感觉统合的发展并没有问题,但却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或家庭当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而逐渐表现出了感统失调,甚至越来越严重。

所以,本章我们就主要来讲解一下家庭环境与儿童感统失调的关系。





【小家庭化导致
孩子感觉学习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就了无数个独生子女家庭。

这种情况,导致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人,尤其是同龄人非常有限,能够获得的感觉刺激也非常有限。

比如,以前的多子女家庭,一群孩子日日在一起嬉戏打闹,身体接触非常多,而现在的孩子,除了父母或祖父母,很少接触到外人。



尤其上班一族的父母,经常早出晚归,另外还有一些全职妈妈,常常忙于家务而无暇陪伴孩子,这些都会造成孩子早期感觉学习不足,尤其是触觉学习不足。

而我们都知道,触觉是神经体系最重要的“营养”,触觉“营养”不足,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胆小、爱哭、粘人、怕生、爱打人、爱咬人等等。


【家长过分讲究卫生
导致孩子感觉学习受限】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普遍有所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穿着卫生也是非常重视。但因为孩子们穿得整洁卫生了,家长就不愿意再让他们去玩耍或摆弄那些容易把他们身上弄脏的东西,比如沙土,比如水,甚至连路边的栏杆都不许摸一下。

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孩子的感觉学习也大大受限。而在6岁之前,孩子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感觉刺激,他的大脑怎么有机会在不断整合加工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



【家长过分溺爱过度包办
导致孩子感觉学习匮乏】

来自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但是,如果这关爱过了量,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大阻力。

比如,现在的很多家庭,几个大人一起照顾一个或两个孩子,对孩子那叫一个呵护备至。结果,孩子从感觉统合的层面来讲就是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爱思考,不会动手,行为迟缓笨拙的感统失调儿童!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会遇到巨大挑战,因为他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赖家长的代劳,所以一旦到了需要他独自去面对“社会”的时候,他就会表现得十分焦虑,拒绝与家人分开,拒绝入园,行为退缩。

这样的孩子也常常会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笨手笨脚,不适应集体生活,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而演变出缺乏自信,不合群,情绪暴躁等更多的身心发展障碍。



【家长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
违背孩子感统发展自然规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打着为孩子未来做打算的旗号,过早地(6岁之前),强迫孩子接受繁重的认知性教育。

然而,6岁之前,孩子的大脑主要是一部感觉处理的机器,孩子必须要亲身体验各种感觉信息,才能促使大脑在感觉刺激的作用下实现神经网络的连结,并顺应性地做出动作反应,也就是说,6岁之前,主要是“感觉-动作”组合发展的阶段。



只有让孩子充分地去听,去看,去做,去感受各种各样的事物,才能实现大脑感觉统合的良好运作,为日后的读书,写字奠定基础。

可是,如果孩子在六岁之前,经常都是被要求认字,学数数,背古诗,那么,他还哪里有机会去实现”感觉—动作“组合的发展?

而感觉统合是孩子一切能力发展的根本,孩子感统能力有欠缺,如何在六岁之后的学龄期更有效地进行高层次的认知活动?所以,家长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不但无助于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倒是违背孩子感统发展的自然规律,属于本末倒置,最终要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限时间,
妨碍孩子感觉统合正常发展】

电视、电脑、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有些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的孩子,因为眼睛一直追随屏幕上跳动的画面,眼部肌张力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当他转而去观看周围静态的环境时,就会不适应,容易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又比如,孩子看电视,看手机属于被动接收信息,时间长了,孩子的大脑就会习惯这种信息接收形式,而不能再很好地主动地去接收外部信息,如此,当然不利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主战场,家长是孩子的首席教育官,倘若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身心发展障碍。



当宝宝出现这些行为,有可能是“感统失调”导致的!

2018-9-26 邓琳 评论(0) 浏览(1064) 标签: 儿童感觉统合

感统是指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一般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学龄期,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有许多孩子看似挺聪明,但是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好像很懂事,却脾气急躁、爱黏人、哭闹、打滚;
看着很可爱,一出门或遇见生人就胆小害羞,适应新环境困难;觉得聪明伶俐,但是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比同龄的孩子让家长多操心…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其实很可能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
常见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
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不能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下课时到处乱跑,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
动作不协调、方向感差,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
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
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
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

特别提示
上面说的不少症状和表现,单独从某一条去看,多数孩子身上都有。
所以,妈妈们别轻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两个症状后,就给孩子贴标签。
感统失调的界定和诊断很复杂,需要专业机构测评。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生理原因

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
孕期不恰当的吃药或打针。

后天性环境及人为原因

家长对宝宝的过度保护,使宝宝信息接收有限;
家长忙碌,对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宝宝爬行不足就学习走路,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大人管教过严,造成宝宝压力过大。

感统失调的应对

感统失调对人的影响深远,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
一般来讲,6岁之前是真正感统训练的黄金阶段,在此之前爸妈们可以提前做好预防训练:

1-2岁的宝宝

尝试让宝宝翻越障碍物,锻炼肢体动作;
玩吹泡泡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观察力、追逐能力;
协助宝宝练习下蹲捡东西(绘本或玩具),学习听指示做动作。

2-3岁的宝宝

练习“投球”动作,锻炼娃的手眼协调、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的能力;
陪娃养成好习惯,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
设定简单的情景游戏(躲雨或开汽车等),让娃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活动,来锻炼TA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虽然感统失调不是疾病,但预防感统失调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如何纠正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药物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温馨提示:感统失调的诊断是一个需要综合评价的过程,千万不要主观上把宝宝在特定时期的一些正常表现归结为感统失调。例如,宝宝在刚学会走路时会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但随着本体觉不断成熟,渐渐就能够走稳甚至开始奔跑,这是宝宝发育的正常过程,并不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只是暂时的吗?

2018-9-23 邓琳 评论(0) 浏览(891) 标签: 儿童感觉统合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长大就会好,所以对之置之不理,殊不知,感统失调的孩子,长大不仅不会好,反而会更辛苦。为什么呢?

因为感觉统合的发展就像盖大楼一样,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的,如果第一层次的统合没有发展好,那第二层次的统合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下面的基础扎不稳,上面的楼就盖不高。比如,孩子的吮吸能力是天生的,属于感觉统合第一层次——生存能力的统合,但是如果孩子喉头部位对食道和气管开合的调节能力发展不到位,那么孩子便容易经常呛奶。而经常呛奶,可能又会导致少量的奶水被挤压到耳咽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很容易带来听觉系统的病变,也就是给第二层次感统统合的发展(视、听、语言能力的统合)带来阻碍。

而造成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主要就是社会大环境,以及父母的过分代劳、限制或其他不正确的带养方式,造成孩子在各个成长敏感期内,身体没有得到生命成长规律所需要的感觉刺激(也就是神经营养),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以下两方面的障碍——

一方面,身体内部的神经细胞无法进行连结,无法产生神经通路,无法将身体各部位接收到的感觉刺激传输到大脑,所以孩子的大脑就无法对身体下达有针对性,有意义的动作指令。

另一方面,大脑各功能区的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电流信息,彼此脑细胞之间的连结不够,所以脑功能也无法发育完全,结果即使身体传来的信息大脑有接收到,却因为功能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连结,没有足量的感觉记忆,也无法下达正确的动作指令,致使身体无法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

简而言之:孩子的身体不归脑袋管,很多时候,他知道,却又做不到!而因为这样的不足和无奈,感统失调的孩子,还很容易引起他人异样的目光。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方面的障碍——感觉通

路不畅。存在这方面障碍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在语言上可能也会有正常的表现,因为前期可能有被刻意地接收过前庭感官的刺激和训练(视听性质的学习较多,如早早学数数,认颜色,识字等),但是在肢体的动作上可能就会表现得笨手笨脚,协调性不佳。而身体操作、策略不太好的孩子,很容易摔跤,容易无意识地撞伤或推倒别人,容易不由自主地把铅笔弄断把玩具玩坏,容易害怕爬高上低,容易对陌生环境没有安全感,对熟悉环境缺乏探索欲望等。将来也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爱发脾气等情况。

偏偏这样的孩子,智力正常,理解辨识能力正常,对自己身体比他人笨拙这个事实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困惑和煎熬。另外他们也特别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老是不听自己使唤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紧张,纠结,焦虑的情绪当中。

至于他们长大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看似能言善辩,却又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因为他们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他们也很容易变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的身体能力总会让他们感觉不可信赖,他们始终都在战与逃之间反复思考。也许你觉得他很聪明,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活的有多累。

再说第二方面的障碍——脑功能不成熟,存在这方面障碍的孩子,各项行为反应都显得比较迟钝。比如,语言方面,他们会理解慢,吐字慢,语言组织慢;动作方面,他们会吃饭慢,走路慢,被人打了也反应慢;学习方面也是,理解慢,整合慢,并且年纪越大,成绩越差(因为年级越高,知识内容的范围也会越大,可孩子却整合能力差,无法及时将新学的知识和旧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连结。)你说,这样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会不会比其他孩子更辛苦呢?

所以,感统失调长大就会好,完全是自欺欺人,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通过感觉刺激的方式来帮孩子把感觉通路打通,帮孩子把脑网络的连结增加,无疑也是在给孩子的未来设置障碍!所以,各位家长,请一定及时从误区中走出来,毕竟孩子的未来,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啊!

孩子“高智商,低成绩”,可能是感统失调惹的祸!

2018-7-27 杨老师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1358) 标签: 注意力不集中 感统失调

学习成绩.jpg

阅读全文>>

只有感统失调的孩子需要上感统训练吗?

2018-4-21 撒老师 感统知识 评论(0) 浏览(3102) 标签: 感统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 感统失调 感统 多动不安

感统失调

阅读全文>>

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真正缺失的是学习能力的不足!这与感统失调有关。

2018-4-4 杨老师 评论(0) 浏览(1443) 标签: 注意力 感统失调 成绩差 上课不专心

    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不理想的时候,都会替孩子选择一个培训班,语文不好补语文,数学不好补数学,但是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总是感觉很困惑,效果总是治标不治本!孩子真正缺失的是学习能力的不足与耐心自信心的不足。


    每次补课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补课或许真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往往治标不治本,这往往是属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

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我们要从孩子根本上入手,孩子可能出现感统失调的情况!


感统失调会导致什么?


现在的孩子,三岁前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沟通渠道受限,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手机、电视、平板电脑这些产品都是个体产物,孩子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这些产品上面,导致感统失调。孩子三岁前的玩伴少之又少,

现在的家庭住所让大部分让孩子活动空间受限,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代替成长、包办过多的现象,

家长外出总担心孩子生病,不让孩子出去玩,怕摔着、怕走丢、怕坏人,即使出去家长也是一直牵着孩子的手,

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们缺乏团体游戏,活动量不足、生活环境单一,造成了儿童感觉动作发展不佳,

进而影响了身体形象的建立,最终导致儿童认知方面的不足,这种现象在上小学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坐不住,

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大动作笨拙,平衡能力不佳,人际关系差,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信心差,胆小粘人爱哭,

做作业拖拖拉拉……


     很多家长往往很焦虑,认为孩子的感统失调是由于自身的照顾不周,或者没有提前给孩子预防而导致,经常埋怨自己,埋怨老人,造成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其实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让家长们措不及防,加上没有科学的应对方法,导致现阶段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伴随的是能力的不足,尤其家长关心的学习能力,所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啥效率也很慢!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来童翼感统注意力中心吧!


童翼一站式解决以上所有问题,让孩子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给孩子一个提升的机会,让孩子专注、自信的迎接下学期!

豫ICP备18031914号-1 洛阳童翼感统训练中心 / GANTONG.CC 技术支持 / 洛阳翼展科技
TEL / 18738412791 QQ / 253097215
Powered by emlog